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同安中尚书用李白留别王嵩韵送毛王仲大夫移浙漕》
《奉同安中尚书用李白留别王嵩韵送毛王仲大夫移浙漕》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春岸草回绿,春江日浮金。

兰舟忽言发,芥蒂悲我心。

蔼蔼松柏友,雍雍鸾凤吟。

愿同三岁遥,毋使离别侵。

奈何千丈材,亭亭不依林。

眷为九重知,移节宣德音。

遂令帝王泽,深于太湖深。

岂同失群鹤,饮啄怜空岑。

谁将劳劳歌,一泻无瑶琴。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奉同安中尚书用李白留别王嵩韵送毛王仲大夫移浙漕》。诗中描绘了春天江边草木复苏、江面波光粼粼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思念之情。

首句“春岸草回绿”,描绘了春天来临,岸边草色返青的生机勃勃景象。接着“春江日浮金”一句,以“浮金”形容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展现了春日江景的明媚与生动。

“兰舟忽言发”一句,借“兰舟”这一富有诗意的意象,暗示友人的离别,同时“忽言发”三个字,传达出离别来得突然,令人措手不及的遗憾之情。“芥蒂悲我心”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不舍。

接下来,“蔼蔼松柏友,雍雍鸾凤吟”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友人比作松柏和鸾凤,表达出对友人品格的赞美以及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愿同三岁遥,毋使离别侵”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长久相伴,远离离别的痛苦。

“奈何千丈材,亭亭不依林”一句,以“千丈材”比喻友人的高大形象,同时“亭亭不依林”则暗示了友人独立不倚的性格,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奈与感慨。

“眷为九重知,移节宣德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朝廷重用、调任浙漕的喜悦与自豪感,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离别后仍能保持联系的期待。

“遂令帝王泽,深于太湖深”一句,以“帝王泽”比喻君主的恩泽,强调了友人在新职位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岂同失群鹤,饮啄怜空岑”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孤独处境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最后,“谁将劳劳歌,一泻无瑶琴”一句,以“劳劳歌”比喻离别之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哀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无法用瑶琴演奏此歌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壬午秋有鹤降于吏部庭见素翁和白岩诸公有作予亦步韵二首·其二

小黠纷纷笑大痴,高标插翅与群疑。

鹳行误戴丹砂子,燕尾兼衣白雪谁。

独立可忘三岛日,长鸣欲彻九天时。

主人况有梅花月,饮啄尤堪自蹑追。

(0)

游罗浮四首·其二

飞云渺渺来空洞,洞口桃花虚映红。

瑶笛长吹千里月,霓裳轻飏五铢风。

玉堂回首即天府,黄石归来是赤松。

静啸空山人不见,石楼烟袅麻姑峰。

(0)

书所见

急江崩岸群鹅浴,更有群牛来饮之。

著足忘机方趾地,不应人自不能知。

(0)

长江杂咏十一首·其三化城寺

山绕如城是化城,城中佛子但知耕。

高低心地田塍在,未许町畦起妄争。

(0)

丁千兵忍庵七十寿诗

淮水出自桐柏山,黄河沧海汇勾连。

异人义士生其间,不然往往多长年,刘安鸡犬皆成仙。

又闻丁家有高士,令威野鹤相后先。

只今共爨过五世,宅里已表兴让仁。

今年阳月跻古稀,天高海阔闻华筵,高士高义不谢年。

无疆万寿无穷传,我歌寿歌歌寿筵。

(0)

答邕州别驾邓诚之

美人昔别藤江湄,藤江山前云满溪。

翳门关外春草萋,王孙王孙归不归。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