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花争发,寻山一径冥。
峰回常抱影,云断半衔青。
柳露沿溪屋,人归隔岭亭。
桑榆留晚照,尚及渡前汀。
二月花争发,寻山一径冥。
峰回常抱影,云断半衔青。
柳露沿溪屋,人归隔岭亭。
桑榆留晚照,尚及渡前汀。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时节,山中寻访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宁静之感。
首句“二月花争发”以花开之景开篇,生动展现了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花朵竞相绽放,色彩斑斓,充满活力。接着,“寻山一径冥”,诗人沿着幽深的小径探寻山中的奥秘,营造出一种探索未知的氛围。
“峰回常抱影,云断半衔青”两句,通过峰峦回旋和云雾缭绕的描写,展现了山间云海变幻莫测的壮丽景色。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与天空相连,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柳露沿溪屋,人归隔岭亭”描绘了山间小溪旁柳树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映照着屋舍,而远处的亭子则在山岭的另一侧,人声渐远,增添了诗的静谧与深远之感。
最后,“桑榆留晚照,尚及渡前汀”以夕阳西下,余晖洒满河滩的景象收尾,既是对一天美好时光的总结,也寓意着旅途的结束与新的开始,给人以温暖与希望。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细腻入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淡泊心境。
关山虽胜路难堪,才上征鞍又解骖。
十丈黄尘千尺雪,可知俱不似江南。
斗酒那能不醉休,醉来可使不歌不?
黄金虽我无颜色,秋水还谁辨马牛?
笑插落梅花乱鬓,起看城雪筋冰楼。
一角忽风天尽黑,万鸦抟雨下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