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胡行·其三》
《秋胡行·其三》全文
明 / 邝露   形式: 古风

妒人仳离,交乱我青天。妒人仳离,交乱我青天。

鹈鴂高张,百芳飘零。螮蝀指空,疑浪翻溟。

璧镜啮景,含沙射潜。龙争汨罗,虫流新城。

六月不霜,高台不霆,交乱我青天。

(0)
鉴赏

这首诗《秋胡行(其三)》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邝露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与批判。

诗中“妒人仳离,交乱我青天”,开篇即以“妒人仳离”描绘出一种社会风气的扭曲,暗示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与道德的沦丧,使得整个社会如同被扰乱的青天一般,失去了原有的秩序与宁静。接着,“鹈鴂高张,百芳飘零”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以鹈鴂的高鸣反衬出百花凋零的凄凉景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与社会风气的败坏。而“螮蝀指空,疑浪翻溟”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混乱与不安,将虚幻的虹霓与动荡的海浪相结合,喻示着社会现实的不可预测与动荡。

“璧镜啮景,含沙射潜”两句,以璧镜比喻公正与道德,暗示它们在社会中受到侵蚀与破坏;“含沙射潜”则是对那些暗中伤害他人、破坏公正行为的隐喻,形象地揭示了社会中的阴暗面。最后,“龙争汨罗,虫流新城”通过历史典故,将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联系起来,暗示了个体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无助与挣扎。“六月不霜,高台不霆”则以自然现象的异常,象征社会秩序的混乱与不稳定,最终“交乱我青天”总结全诗,强调了社会整体的混乱状态,以及诗人对此的深切忧虑。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与强烈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秩序重建与道德回归的渴望。

作者介绍

邝露
朝代:明

(1604—1650)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猜你喜欢

江上

沙觜微波漾绿蘋,山头落日驻红轮。

依稀灯火枫林鼓,岸上人家赛水神。

(0)

古意五首·其三

银碗兰膏满,分灯炷两燖。

终然共光彩,莫认不同心。

(0)

过双溪访敬则不遇

溪亭尝共赏芙蓉,十载重寻恨不逢。

落日断桥馀野水,高原古路带寒松。

麦芒旧画游丝细,柿叶新题坠露浓。

喜有诸郎能好客,囊萸尊酒更从容。

(0)

出丽正门

双塘南城莽苍中,断垣荒草路西东。

万条柳暗鹅毛雨,千丈城高羊角风。

铁键重门车碌碌,金铃草带马珑珑。

边风不动居人少,散漫牛羊落日红。

(0)

寄莱州太守赵圭玉往在兵部与君实同事余后乘檄出海上乃相失于交臂之顷今年秋余亦调官北平望莱州复隔千里追忆旧好诗以讯之·其二

忆在兵曹三四年,君留东署我西偏。

检书清夜燃官烛,沽酒常时数俸钱。

借马独行缘送客,闻鸡相唤去朝天。

论交亦有胡兼许,此日天涯各惘然。

(0)

予甥龙务大以侍亲南归来告别因怀儿子平原书五十六字遗之

丹凤翩翩五綵衣,也随计吏上京畿。

十年便可从师学,千里还应念母归。

水驿行经春草绿,天门朝罢雪花飞。

阿原久别怜渠小,此去相看愿莫违。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