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无声,小园恰是深山静。惜花人病。
懒向雕栏凭。月上高枝,枕弄芭蕉影。帘栊迥。
西风绕定。挑落灯花冷。
万籁无声,小园恰是深山静。惜花人病。
懒向雕栏凭。月上高枝,枕弄芭蕉影。帘栊迥。
西风绕定。挑落灯花冷。
这首《点绛唇·秋闺》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闺中女子独处的情景,充满了寂静与哀愁的氛围。
“万籁无声,小园恰是深山静。”开篇即以“万籁无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环境,接着以“小园”与“深山”相比较,暗示了女子所处空间的幽闭与孤寂。这样的环境设定,为后续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惜花人病,懒向雕栏凭。”“惜花”二字不仅指对自然之美的眷恋,也暗含着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人病”则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体或心绪状态不佳,而“懒向雕栏凭”则表现了她不愿面对外界,或是不愿触景生情的心理状态,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
“月上高枝,枕弄芭蕉影。”月亮升起,照亮了高高的树枝,同时也投下了斑驳的影子在芭蕉叶上。这一景象既美丽又略带凄凉,月光与影子的对比,仿佛是内心情感的外化,既有宁静之美,也蕴含着淡淡的哀愁。
“帘栊迥,西风绕定。挑落灯花冷。”“帘栊迥”写出了窗帘与窗户之间的距离,暗示了空间的隔离与内心的疏离。“西风绕定”则描绘了秋风的吹拂,不仅带来了季节的更替,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变化无常。“挑落灯花冷”则是通过动作细节,展现了女子在孤独中试图寻找温暖,但最终只能感受到寒冷与寂寞的现实。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一个秋夜闺中女子的孤独、哀愁与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
去年苦旱蹄敲块,今年水多深没鼻。
尔牛觳觫耕得田,水旱无情力皆废。
画中见此东皋春,牧儿超摇犊子驯。
手持鸲鹆坐牛背,风柳烟芜愁杀人。
儿长犊壮须尽力,岂惜辛勤供稼穑。
纵然喘死死即休,不愿徵求到筋骨。
有言蜀道难,有说蜀道易。
难于上青天,易于践平地。
说易有所媚,说难有所激。
君曾不见与前修,折衷谁秉江山笔。
我来高蹈仙人踪,控御遗风纵游历。
连云气象霸图中,险阻形胜限疆域。
黑龙冲断万层山,骇浪轰雷恣奔击。
攒峰叠嶂冷云閒,绵亘倚天骈翠壁。
飞梁架云栈,势欲跨南北。
虹桥络河汉,鸟道挂空碧。历其天险,临其峻极。
望舒按节,阳乌敛翼。
拟循云路趋鹏程,仰天直上青云梯。
蹑空且何异登仙,但觉日月行寝低。
终踰绝险得驰骤,骤步娲皇补天石。
微茫一径通烟霄,攀缘更上苍龙脊。
弥旬霖雨秋,行潦迷原隰。
岂不虑蹉跌,路歧多垫溺。
一闻漫天名,心寒已如失。
况复壅大道,与道为通塞。
无虑千筹将万计,智推力引方行得。
请设漫天前后论,蜀道一言或可毕。
未应难于上青天,飞阁递连通利走,名趋日夜往来何络绎。
不应易于践平地,栈磴缺寻引天荒,地老萧条断绝人声迹。
致令振古豺狼心,曾不祈天睹一掷。
自蚕丛且稽代谢,几人恃险曾终吉。
适足笑王公,设险以守国。
在德不在险,昭然如白日。
上青天,践平地,始可与之言其道难与易。
行路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若比行路是平地。
出处虽然全在人,世路不能无险易。
畏途岂可比青天,誓铲漫天作平地。
《蜀道有难易》【元·耶律铸】有言蜀道难,有说蜀道易。难于上青天,易于践平地。说易有所媚,说难有所激。君曾不见与前修,折衷谁秉江山笔。我来高蹈仙人踪,控御遗风纵游历。连云气象霸图中,险阻形胜限疆域。黑龙冲断万层山,骇浪轰雷恣奔击。攒峰叠嶂冷云閒,绵亘倚天骈翠壁。飞梁架云栈,势欲跨南北。虹桥络河汉,鸟道挂空碧。历其天险,临其峻极。望舒按节,阳乌敛翼。拟循云路趋鹏程,仰天直上青云梯。蹑空且何异登仙,但觉日月行寝低。终踰绝险得驰骤,骤步娲皇补天石。微茫一径通烟霄,攀缘更上苍龙脊。弥旬霖雨秋,行潦迷原隰。岂不虑蹉跌,路歧多垫溺。一闻漫天名,心寒已如失。况复壅大道,与道为通塞。无虑千筹将万计,智推力引方行得。请设漫天前后论,蜀道一言或可毕。未应难于上青天,飞阁递连通利走,名趋日夜往来何络绎。不应易于践平地,栈磴缺寻引天荒,地老萧条断绝人声迹。致令振古豺狼心,曾不祈天睹一掷。自蚕丛且稽代谢,几人恃险曾终吉。适足笑王公,设险以守国。在德不在险,昭然如白日。上青天,践平地,始可与之言其道难与易。行路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若比行路是平地。出处虽然全在人,世路不能无险易。畏途岂可比青天,誓铲漫天作平地。
https://shici.929r.com/shici/MLM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