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在烟云表,登临思豁然。
绝怜千嶂月,曾照一诗仙。
眼阔疑遗世,身高见尽天。
孤吟功未到,待借竹房眠。
寺在烟云表,登临思豁然。
绝怜千嶂月,曾照一诗仙。
眼阔疑遗世,身高见尽天。
孤吟功未到,待借竹房眠。
此诗描绘了一幅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诗人吴惟信以“题台州巾峰”为题,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句“寺在烟云表”,开篇即以“烟云表”的神秘氛围,引出一座隐匿于云雾之中的古寺,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登临思豁然”一句,表达了诗人登高后的豁然开朗之感,仿佛所有的烦恼与束缚都随风而去,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与自由。
“绝怜千嶂月,曾照一诗仙。”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月光与诗人相联系,暗示了诗人如同古代的诗仙一般,能够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传世佳作。这里的“千嶂月”不仅描绘了山峦间月光洒落的美丽景色,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眼阔疑遗世,身高见尽天。”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站在高处时的豪迈与自信。他似乎超越了尘世的束缚,与天地融为一体,眼中所见皆是无垠的天空。这种境界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一种升华。
最后,“孤吟功未到,待借竹房眠。”诗人自知目前的感悟和创作还未达到极致,因此期待在宁静的竹房中,继续冥想与创作,以期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也流露出一丝谦逊与渴望进步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高所见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艺术至境的高尚情怀。
王郎笔底无纤尘,只有万斛江南春。
疏花冷蕊禁不得,珠明玉润前森陈。
珊瑚交柯撑铁网,金铓铄日张龙鳞。
咸平处士西湖滨,风雪满头肌肉皴。
长歌短吟梅树下,声诗写得梅花真。
王郎晚载剡溪雪,舣舟孤山一问津。
色香声尘尽夺取,高挥大抹骇世人。
旧时娟娟里湖月,清光长照无疏亲。
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
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
万顷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
天丁何事誇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
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
细路萦纡斜复直,山角摩天不盈尺。
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
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
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
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
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
君成绮语壮奇诞,造物缩手神无功。
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
遥思山外屯边兵,西风冷彻征衣铁。
《过阴山和人韵·其一》【元·耶律楚材】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万顷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天丁何事誇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细路萦纡斜复直,山角摩天不盈尺。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君成绮语壮奇诞,造物缩手神无功。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遥思山外屯边兵,西风冷彻征衣铁。
https://shici.929r.com/shici/LiUUkm46d.html
邹君南昌人,来作金川客。
白面红颜弱冠时,瑶林琼树同标格。
旷怀喜结江海交,掉头不肯居衡茅。
五湖吟啸弄明月,胡为访我云松巢。
囊中出彩毫,匣中取玄玉。
把卷临清流,索我赋别曲。
爱君情似江水长,留君不住空彷徨。
狂风万里送归雁,落木萧萧鸣夕阳。
知君辞亲亦已久,云白西山几回首。
明年有约到南昌,铁柱观前共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