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春好是公开,公莫朝天不放回。
肯来嘉会留一日,更傍梅花劝几杯。
踏歌渔父江边醉,吹篴仙童海上来。
问我拥旌何处客,画船撑月此徘徊。
端阳春好是公开,公莫朝天不放回。
肯来嘉会留一日,更傍梅花劝几杯。
踏歌渔父江边醉,吹篴仙童海上来。
问我拥旌何处客,画船撑月此徘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的《待黄太守见访时当考绩入京》,以端午佳节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黄太守来访的期待和聚会的欢乐气氛。首句“端阳春好是公开”,点明了节日的喜庆与春天的明媚,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次句“公莫朝天不放回”,以幽默的方式邀请黄太守不必急于返回官府,暗示可以尽情享受聚会时光。
“肯来嘉会留一日”进一步强调了聚会的珍贵,希望友人能留下来多停留一天。“更傍梅花劝几杯”描绘出在梅花盛开的时节,诗人举杯畅饮,邀请友人共饮的画面,增添了节日的诗意。
“踏歌渔父江边醉,吹篴仙童海上来”通过渔父和仙童的形象,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仿佛江边的歌声和海边的笛声都为这场聚会增添了神秘与浪漫色彩。
最后两句“问我拥旌何处客,画船撑月此徘徊”,诗人自问自答,表达出自己作为主人,在月光下的画船上等待黄太守来访,流露出期待与期待被访问的双重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端午佳节为引子,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相聚时光的珍视,语言生动,意境优美。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