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欲谈世事,词锋若戈矛。
我已梦为蝶,咄哉为罢休。
客欲谈世事,词锋若戈矛。
我已梦为蝶,咄哉为罢休。
这首诗《宁海五咏(其二)对客隐几》由宋代诗人洪拟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来访者之间的一段对话,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客欲谈世事”,描绘了来访者想要谈论世俗之事的情景。接着,“词锋若戈矛”一句,形象地比喻了来访者的言辞犀利,如同锋利的戈矛,直指人心,暗示了谈话可能带来的激烈或冲突。
“我已梦为蝶”一句,借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已经从世俗的纷扰中解脱出来,进入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庄子梦见自己化身为蝴蝶,醒来后却疑惑是自己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自己。这句诗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与虚幻、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深刻思考。
“咄哉为罢休”则是对来访者的直接回应,语气坚决而略带讽刺,意在表明诗人对于世俗事务的态度——既然已经超脱,那么无论外界如何喧嚣,都与他无关,他将不再参与其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短的对话和富有哲理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俗世界时的超然态度和内心世界的宁静。它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生活哲学,也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和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境界。
宦游四十年,归逐桑榆暖;皇恩念黎老,一官犹置散。
春残桃李尽,风雨闭空馆,有怀无与陈,万事付酒碗。
近代固多贤,吾意终不满。
可怜杜拾遗,冒死明房琯。
慷慨讵非奇,经纶恨才短。
群胡穴中原,令人叹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