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
谁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
谁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这是一首描写除夕之夜的诗句,由唐代诗人姚合所作。诗中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时间流逝的无奈。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这两句通过“衰残”一词,传递出一种物是人非、时光荏苒的感伤之情。而“寂寞此宵情”则更深化了这种离愁别绪,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 这两句中,“旧国”指的是诗人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而“新年隔数更”则是时间的流逝,即将步入新的岁月,但心中却仍牵挂着旧日的情感。
"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 这两句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冷清气氛,通过自然景象的刻画,使人感到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对春天到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谁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则是诗人对长安街头(陌)上的冷清,以及早晨寺庙中的钟声穿过了夜幕,给予人们一种新年的希望和警醒。这里的“火城”可能指的是城市中燃烧的灯火,或许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故乡、时光和新年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行行复行行,林深路何修。
天风吹桂花,来我山中秋。
景物稍清切,引筇升高邱。
行人入村远,云起招提幽。
兴至壶觞接,尽此一日游。
才名非鲍谢,宾客似羊求。
赋诗慰羁旷,念远还成忧。
苍苔绣石马,曦晖向谁留。
荷衣易为适,柴车当再谋。
日暮且归去,山空泉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