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古风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

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

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0)
注释
汝:你。
不闻:不曾听说。
秦筝:古代一种弦乐器,源于秦地。
声:音色。
最苦:最为凄苦。
五色:五种颜色。
缠弦:缠绕琴弦。
十三柱:秦筝有十三根弦柱,代表音阶。
怨调:哀怨的曲调。
慢声:舒缓的旋律。
如欲语:仿佛想要说话一般。
一曲:一首曲子。
未终:尚未结束。
日移午:时间已到正午。
红亭:红色的亭子。
水木:水边的树木。
不知暑:感觉不到暑热。
忽弹:忽然弹奏。
黄钟:古代乐律名,代表十二律之一,音调庄重。
和:配合。
白纻:古代吴越地区的舞曲名,以白纻为舞衣,曲调轻快。
清风飒来:清风吹来猛烈。
云不去:云彩停留不动。
闻之:听到这样的音乐。
酒醒:酒意消除。
泪如雨:眼泪如雨般落下。
汝归秦兮:你归返秦地啊。
弹秦声:弹奏秦地的音乐。
秦声悲兮:秦地的音乐是悲伤的。
聊送汝:姑且用来为你送行。
翻译
你可曾听说秦筝音色最为凄苦,五彩丝线缠绕着十三根琴柱。
哀怨的曲调与舒缓的旋律仿佛欲言又语,一曲尚未终了已至午后。
红亭周围水木葱郁浑然不觉炎暑,忽然奏起黄钟调和白纻歌。
清风疾来云彩却不愿离去,听此情景我酒意全消泪水如雨滴落。
你归返秦地就去弹奏那秦地之音吧,秦音虽悲凉,却也足以为你送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作品,名为《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全诗通过对秦筝声音的描绘和对音乐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苦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这两句是全诗的开篇,它直接点出了秦筝的声音之悲凉,以及其精致复杂的结构。这里,“五色缠弦”形象地描绘了秦筝的装饰和外观,而“十三柱”则强调了它的构造之精细。

接着,“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诗人通过音乐的节奏来传达自己的情感,表明即使是最缓慢的旋律,也无法持久,因为时间在不断流逝。

“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凉爽的环境,其中“红亭”可能指的是一种避暑之地,而“水木”则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氛围。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当音乐响起,也能唤醒人们对炎热的感受。

“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这里,“清风飒来”和“云不去”共同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悠长的情景,而当诗人听到了秦筝的声音,即便是饮酒也无法忘却愁绪,泪如溪流。

最后,“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诗人用“秦声”来送别,这里的“秦声”不仅是音乐,更承载着对离别的深情和对亲人的思念。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传递出一种无言的悲凉。

总体来说,全诗以其独特的情感色彩和细腻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关于音乐、自然、离别和思念的艺术世界,是岑参深情款款地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峄山晚眺

侧迭石梁倾,高原邾子城。

幽泉花覆响,秘洞药长生。

秋草秦碑没,白云汉畤平。

鸟还山欲冥,无限旅人情。

(0)

送兆孺赴岳州府谒李刺史

木落章华晚,帆飞梦泽云。

莫挥长别泪,不是久离群。

鹦鹉休先赋,兰膏恐自焚。

诸蘋幸可荐,为我吊湘君。

(0)

芜湖沙洲阻浅

草树山头驿,云霞江日村。

苇人惊虎迹,舟子记潮痕。

欲买吴姬酒,能招楚客魂。

长波浩无际,目极更何言。

(0)

巳未腊月寄李逸人

天涯流落客,岁暮欲何之。

风雪主人少,山村童仆饥。

巳敦宝剑诺,谁赋白驹诗。

季子裘虽敝,终看佩印时。

(0)

酬助甫二首得楚圻二字·其一

君昔驱龙下三楚,湘妃汉女愁江渚。

岂有高歌散白云,至今老树作人语。

(0)

得顾洛阳书却寄四首·其一

长安风雨怨离群,何处看梅不亿君。

使者青函天外至,开书片片落嵩云。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