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兀坐思悠悠,满目平芜杜若洲。
水路江潭水色净,雨霏山郭暮烟收。
金茎不赐文园渴,玉露空擎仙掌浮。
摇落正当悲岁晏,壮心何处觅吴钩。
孤亭兀坐思悠悠,满目平芜杜若洲。
水路江潭水色净,雨霏山郭暮烟收。
金茎不赐文园渴,玉露空擎仙掌浮。
摇落正当悲岁晏,壮心何处觅吴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孤亭中人独坐,思绪万千的画面。诗人以“孤亭兀坐”开篇,直接点出孤独与深思的情绪。接着,“满目平芜杜若洲”一句,通过广阔的草地和生长着杜若的洲渚,营造出一种辽阔而略带荒凉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水路江潭水色净,雨霏山郭暮烟收”两句,细腻地描绘了水路的清澈与山郭在雨后烟雾散去后的宁静之美,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纯净与和谐。这种对自然之美的细腻刻画,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映射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金茎不赐文园渴,玉露空擎仙掌浮”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虽有才华却未被赏识的无奈与失落。金茎,原指汉武帝时的铜柱,此处借指皇帝的恩赐;文园,即文园先生,这里指诗人自己。玉露与仙掌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高洁而不得志的意境。
最后,“摇落正当悲岁晏,壮心何处觅吴钩”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悲凉与无奈。摇落,指草木凋零,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岁晏,意为年末,暗含时间的流逝;吴钩,则是古代兵器,常用来比喻报国之志。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秋景图,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充满了对人生、对理想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