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城下暂停舟,明月无情水自流。
汉代王孙今不见,惟馀春草满汀洲。
淮阴城下暂停舟,明月无情水自流。
汉代王孙今不见,惟馀春草满汀洲。
这首《淮阴夜泊》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对淮阴城下的夜景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淮阴城下暂停舟”,简练地点明了地点与情境——诗人乘舟停泊在淮阴城下,静观四周景色。这一句不仅交代了地点,也暗示了诗人此刻的心境,或许是在旅途中寻求片刻的宁静与思考。
接着,“明月无情水自流”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明月以“无情”的特质,而水流则“自流”,既展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与恒常,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明月的“无情”与流水的“自流”,与诗人可能的孤独、感慨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汉代王孙今不见”一句,将历史的厚重感引入诗中,通过提及“汉代王孙”,暗指古代的英雄豪杰或贵族后裔,表达了对过往辉煌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这里的“不见”,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消失,更是对逝去时代的追忆与对当下现状的反思。
最后,“惟馀春草满汀洲”以“春草”作为收尾,既是对眼前景象的描绘,也是情感的升华。春草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循环,同时也隐含着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满汀洲的春草,既是诗人眼中的风景,也是他心中思绪的寄托。
综上所述,《淮阴夜泊》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历史的追思,也有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永恒与短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