奁霏净洗,唤素娥睡起,平分秋色。
雁背风高孀兔冷,露脚侵衣香湿。
银浦流云,珠房迎晓,鬓影霜争白。
玉尊良夜,与谁同醉瑶席。
忍记倚桂分题,簪花筹酒,处处成陈迹。
十二楼空环佩杳,惟有孤云知得。
如此江山,依然风月,月底人非昔。
知间何许,泪痕空沁愁碧。
奁霏净洗,唤素娥睡起,平分秋色。
雁背风高孀兔冷,露脚侵衣香湿。
银浦流云,珠房迎晓,鬓影霜争白。
玉尊良夜,与谁同醉瑶席。
忍记倚桂分题,簪花筹酒,处处成陈迹。
十二楼空环佩杳,惟有孤云知得。
如此江山,依然风月,月底人非昔。
知间何许,泪痕空沁愁碧。
这首宋词《酹江月·中秋对月》是周密的作品,通过对中秋月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奁霏净洗,唤素娥睡起,平分秋色",以清雅的笔触描绘了月光如洗,仿佛唤醒了嫦娥,共享这宁静的秋夜。"雁背风高孀兔冷,露脚侵衣香湿",通过写大雁南飞、霜露寒意,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银浦流云,珠房迎晓,鬓影霜争白",形象地描绘了月下的云彩流动和晨曦微露,暗示时光流转,诗人感叹岁月催人老。"玉尊良夜,与谁同醉瑶席",表达了孤独无伴,只能独自对月饮酒的寂寥。
"忍记倚桂分题,簪花筹酒,处处成陈迹",回忆起昔日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欢乐场景,如今已成过往,只剩下孤云和月色见证。"十二楼空环佩杳,惟有孤云知得",进一步强调了物是人非的哀伤。最后,"知间何许,泪痕空沁愁碧",诗人问天地间何处能寻觅旧日欢愉,只有那晶莹的泪痕,默默诉说着无尽的愁绪。
整首词情感深沉,借月抒怀,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落寞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真人西度关,乃祖独知之。
强著五千言,竦身弃喧卑。
灵光无时没,人世自超忽。
上下千岁间,裔孙亦清出。
论兵复击剑,远与道同符。
功名不如意,白发笑桑榆。
藏书天禄阁,卜居天柱山。
此职无吏责,去去何时还。
山中醉白云,山下弄流水。
吾已了损益,未知生死耳。
聊登千仞巅,下视寰中尘。
更因长风来,挥手谢世人。
昨日非今日,今吾非故吾。
蛊鸣知岁晚,须变哀年徂。
万事异俯仰,达者与化俱。
故人千里外,高义独何如。
眷眷尺素书,湛湛双酒壶。
劝我加餐食,示我长相于。
可怜平生好,不异东西居。
我今心如结,那得从公舒。
羁旅头发白,寤寐君山青。
远游负雅志,举俗笑独醒。
西风吹新秋,幽兴浮洞庭。
忽见九疑峰,如列枕上屏。
辽辽伯牙意,寂然谁为听。
归客适我愿,欢然叩柴扃。
振锡循东道,泛槎问南星。
潇湘落君手,去矣鸿冥冥。
橘柚雨初熟,杜兰晚更馨。
上方试回顾,笑指江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