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台张氏兄弟挽诗》
《天台张氏兄弟挽诗》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静将物理验良知,父母恩深报称微。

群动芸芸看夜息,万生点点发春辉。

错居宇宙犹同气,况此根心贯一机。

理道亶然人莫究,是家兄弟庶全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iāntáizhāngshìxiōngwǎnshī
sòng / wèilewēng

jìngjiāngyànliángzhīēnshēnbàochēngwēi

qúndòngyúnyúnkànwànshēngdiǎndiǎnchūnhuī

cuòzhòuyóutóngkuànggēnxīnguàn

dàodǎnránrénqióngshìjiāxiōngshùquángu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挽诗,题为《天台张氏兄弟挽诗》。诗中表达了对生死哲学的沉思和对亲情伦理的感慨。首句“静将物理验良知”强调通过冷静观察自然法则来验证内心的道德认识,体现了儒家的格物致知理念。接着,“父母恩深报称微”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认为个人的回报相比之于恩情显得微不足道。

“群动芸芸看夜息,万生点点发春辉”描绘了万物在夜晚静息,春天到来时生机勃勃的画面,暗示生命的轮回和生生不息。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身处纷繁复杂的世间,人们仍应保持同气相求的心态,因为人心的根本是相通的。

最后一句“理道亶然人莫究,是家兄弟庶全归”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即真理自在其中,但人们往往难以穷尽,希望兄弟之情能帮助家族成员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归宿。整首诗情感真挚,寓理于景,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徐偃王坟

处处喧阗赛社时,徐王庙里独题诗。

丽牲有石无人扫,空见斜阳下柳丝。

(0)

水肥斋

独筑茅庐在水西,开畦种竹近前溪。

风翻弱柳鸟声涩,日暖繁花蝶眼迷。

饮水心安肥病骨,抛书梦适类山栖。

等閒老我无他好,五岳犹思一杖藜。

(0)

阜城谣

阜昌城南星月昏,何来一骑抱头奔。

但道薰天曾有势,可知入地竟无门。

梁头卸下未绝气,薥席裹将麻索系。

木场尚有处分时,野店暂作送行计。

北风萧萧鬼哭哀,谁将点泪施泉台,群儿枉唤乾父来。

(0)

早朝侍内殿班先入中右门待漏

凤掖传呼早,晨趋逼禁闱。

天香浮辇静,宫漏隔花微。

仙掌明河动,周庐列宿稀。

不知风露重,先湿侍臣衣。

(0)

甲寅除夕避兵北郭作

身世罹多难,逡巡六十春。

残尊烧竹夜,孤剑避兵人。

梦里丹霄迥,愁中白发新。

因嗟城市异,涕泪欲沾巾。

(0)

寄石汀王先生二首·其二

十年莱子服,数口汶阳田。

荷筱深山里,衔杯曲水前。

春萝摇石月,夕鸟下汀烟。

最是论文友,时时诣郑玄。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