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云霄行白日,八荒桃李自春风。
不须更弃人间事,一转钧陶九转功。
万里云霄行白日,八荒桃李自春风。
不须更弃人间事,一转钧陶九转功。
这首诗以“万里云霄行白日,八荒桃李自春风”开篇,描绘了一幅广阔无垠、生机勃勃的景象。万里长空,白日高悬,象征着广阔的天地与光明的未来;八荒之地,桃李盛开,自春风中生长,寓意着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致,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颂扬。
接下来的“不须更弃人间事,一转钧陶九转功”,则转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诗人认为,无需放弃尘世的事务,因为通过“钧陶九转功”的修炼,即通过内心的调适与提升,可以达到一种超脱世俗、心灵纯净的状态。这里的“钧陶九转功”可能指的是某种精神修炼或道德修养的过程,强调的是通过内省与努力,人可以超越物质的束缚,达到心灵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好,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鼓励人们在追求外在成就的同时,也不忘内心世界的修炼与提升。
旱气欲流石,涧溪失盈溶。
况逢青田渴,万锸决使东。
南山思照影,三日云气重。
玉蜺忽堕地,行君竹林中。
润腾百年樟,翠写千丈松。
澄之新堨横,净绿涵秋容。
是日看雨花,一香万缘空。
归来趁清约,赏心还此同。
桂枝耀三更,袅袅来天风。
名觞或可醉,警读安得慵。
永谢世味醺,敢怀归意浓。
朝欢过狎洽,夜气方冲融。
意超谑浪表,伊谁蹑斯踪。
独愧和篇斐,不堪称两雄。
晓来儿女共喧哗,喜见东风颺水花。
鹤羽赐衣方一袭,小巅冠玉已三加。
高眠有客关蓬户,低唱无人拍翠牙。
白帝出游应最乐,月旌蜺旆正豪夸。
昔年司马公,清德如伯夷。
箪瓢不改乐,又似吾先师。
平生一布被,天地乃吾知。
岂比平津侯,挟诈坐受嗤。
公今蹈前修,自适性所宜。
不受寒暑变,炎凉但相推。
彼美锦绣温,蒙覆真虎皮。
愧非三绝手,何以嗣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