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处迷人代,兹山尚姓焦。
上头仍栋宇,到眼忽云霄。
树色南徐近,江声北岸遥。
衣冠留洞壑,不必访松寥。
触处迷人代,兹山尚姓焦。
上头仍栋宇,到眼忽云霄。
树色南徐近,江声北岸遥。
衣冠留洞壑,不必访松寥。
这首诗描绘了焦山的独特魅力,焦山之名引人入胜。诗人登临此山,眼前景象开阔,仿佛与云霄相接。山上的建筑耸立,与周围的树色相映,南徐的绿意近在咫尺;而远处,长江的波涛声清晰可闻,更添了几分空旷辽远。山中隐居的士大夫们留下的遗迹,似乎在呼唤人们探寻,不必特意去寻找寂静的松林,整个山景就足以令人流连忘返。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焦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体现了作者对山水之间宁静生活的向往。
渡口尚余景,乔木故乡陌。
谁云客不归,今归转如客。
村犬吠路隅,室人避门隙。
入户恍有存,依然旧四壁。
始归人意新,邻里皆来觌。
交谴我何言,谁复闵行役。
兴念及殇儿,生未谙行迹。
梦寐何由通,徒闻人所惜。
别时种园树,过墙盈几尺。
且复息其阴,泪沾衣上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