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林无日返,烟莽任奔驰。
三十身犹困,千秋事可知。
梓材徒自负,桂性属人移。
蹑屐多穷路,深惭伐木诗。
故林无日返,烟莽任奔驰。
三十身犹困,千秋事可知。
梓材徒自负,桂性属人移。
蹑屐多穷路,深惭伐木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无奈之情。首句“故林无日返”,直接点明了诗人无法返回故乡的现实,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失落感。接着,“烟莽任奔驰”一句,描绘出诗人如同在茫茫烟雾中奔走,找不到归宿的迷茫状态。
“三十身犹困”一句,道出了诗人年届三十,却仍处于困境中的无奈与感慨。这里的“三十”不仅指年龄,也暗含着人生阶段的某种象征意义,即正值壮年却未有所成。紧接着的“千秋事可知”,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历史长河中个人命运渺小的感慨。
“梓材徒自负,桂性属人移”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梓材,本指可以用来制作家具的木材,这里比喻诗人的才华;桂性,则借指高尚的品德或才能。这两句意为尽管诗人自认为拥有可贵的才华和品质,但最终却可能被他人所改变或利用,表达了对自身价值被忽视的悲哀。
最后,“蹑屐多穷路,深惭伐木诗”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蹑屐”(穿着木屐行走)比喻自己的艰难旅程,而“多穷路”则暗示了前路的坎坷与不易。同时,“伐木诗”可能是指古人伐木造屋的诗歌,这里用以象征诗人希望有所作为,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的理想。整句表达的是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深深自责与遗憾。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
神皇昔日嘉耆旧,半若齐贤贻厥后。
一时丰草与长林,石以枕兮流以漱。
悠哉枕漱亦主恩,九阍曷报咸思扣。
鼎湖遗诏勤访落,及出东山何所作。
白阳先生名世俦,岱宗珊珊灵气托。
清任和兼到大卿,苦心不是博功名。
司农丰镐便吏隐,署前山茜复江清。
犹嫌未若泰山下,七十二泉泉上耕。
忠勤久荷今皇鉴,岂有功成令缺陷。
朝拜乞骸夕拜归,谁谓先生易拂衣。
今皇善法神皇意,体大臣宜贵得微。
圣世留余藉元老,莫作寻常视钓矶。
白驹空谷弗草草,巳卜东山出迟早。
吁嗟乎二疏之行重千古,立朝少见存遗吐。
先生行矣有留者,中外纪勋犹可数。
留计疏草特一斑,欲识先生考其语。
《江上老渔行为赠大司农白阳毕老年丈请告荣归》【明·方一元】神皇昔日嘉耆旧,半若齐贤贻厥后。一时丰草与长林,石以枕兮流以漱。悠哉枕漱亦主恩,九阍曷报咸思扣。鼎湖遗诏勤访落,及出东山何所作。白阳先生名世俦,岱宗珊珊灵气托。清任和兼到大卿,苦心不是博功名。司农丰镐便吏隐,署前山茜复江清。犹嫌未若泰山下,七十二泉泉上耕。忠勤久荷今皇鉴,岂有功成令缺陷。朝拜乞骸夕拜归,谁谓先生易拂衣。今皇善法神皇意,体大臣宜贵得微。圣世留余藉元老,莫作寻常视钓矶。白驹空谷弗草草,巳卜东山出迟早。吁嗟乎二疏之行重千古,立朝少见存遗吐。先生行矣有留者,中外纪勋犹可数。留计疏草特一斑,欲识先生考其语。
https://shici.929r.com/shici/u5WcbJAwJ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