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愤》
《感愤》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今日犹为国有儒,奄奄气息李曹无。

薰天时见苓通帝,抱义真伤咫尺孤。

孟博探汤宁顾族,伟卿入镬早忘躯。

欲奢持狭由来事,空奉彊华赤伏符。

(0)
鉴赏

这首诗《感愤》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感慨与忧虑。

首联“今日犹为国有儒,奄奄气息李曹无。”以“国有儒”开篇,点明了诗人的核心关切在于国家是否拥有真正的知识分子,而“奄奄气息李曹无”则暗示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真正能担当大任的贤士已经寥寥无几,暗含着对人才凋零的哀叹。

颔联“薰天时见苓通帝,抱义真伤咫尺孤。”运用比喻手法,将“薰天”与“苓通帝”相对比,前者象征权力与威势,后者则是指知识与真理,通过对比揭示出权力与知识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表达了对坚守正义者孤独处境的同情。

颈联“孟博探汤宁顾族,伟卿入镬早忘躯。”引用历史典故,孟博(即孟尝君)和伟卿(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忠臣)分别代表了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以维护家族或国家利益的精神。这两句诗赞扬了这种高尚的牺牲精神,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中缺乏这种精神的批评。

尾联“欲奢持狭由来事,空奉彊华赤伏符。”总结全诗主旨,指出社会上存在着追求奢华与狭隘的风气,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现象。同时,“空奉彊华赤伏符”一句,可能是在感叹尽管表面上尊崇强盛与华丽,但实质上却无法持久,暗含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与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描绘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匮乏、道德沦丧以及社会风气的忧虑之情,体现了其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上浙西张帅十首·其四

条教初颁洽里闾,米盐靡密见纡馀。

而今坐啸铃斋肃,雁鹜行空无簿书。

(0)

题惠泉师壁

汉公尝说惠泉师,解讲楞严解赋诗。

今日我来师已去,草堂风雨立多时。

(0)

送郑居之

窗前落叶正萧萧,夜雨寒灯共寂寥。

君是居人余是客,明朝相候合江桥。

(0)

十二月大雨

一冬都无五日寒,赤日杲杲后土乾。

水官丐归帝弗许,诘朝不雨吾戮汝。

斯须便放大瓢倾,一洗万里尘埃清。

不妨更作尺深雪,桑榆之功尚堪说。

(0)

松斋秋咏次黄存之韵七首·其三

牵牛引蔓上东篱,气肃清商雨过时。

人意若随天意好,秋光又到菊花枝。

(0)

久雨

园林清樾净无尘,池沼黄流去有声。

不用飞花来点缀,但须霁日为澄清。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