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地寒威暖尚遥,岂同春日落还消。
醉翁不道盐并絮,阿母难专池是瑶。
素月交光千里共,丰年为瑞四时调。
腊中三白已堪赏,何况皑皑照此宵。
彻地寒威暖尚遥,岂同春日落还消。
醉翁不道盐并絮,阿母难专池是瑶。
素月交光千里共,丰年为瑞四时调。
腊中三白已堪赏,何况皑皑照此宵。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初雪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景之美与内心的喜悦。首句“彻地寒威暖尚遥”点明了冬日的寒冷,与温暖相隔甚远,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岂同春日落还消”则将初雪与春日的短暂相比,强调了雪的珍贵与美丽。
“醉翁不道盐并絮”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雪花比作盐和絮,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的轻盈与洁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雪的喜爱之情。紧接着,“阿母难专池是瑶”则进一步赞美了雪的纯净与美好,仿佛是瑶池中的珍宝,难以独享。
“素月交光千里共,丰年为瑞四时调”两句,将雪与月光相结合,展现出一幅千里共赏的壮丽画面,同时预示着来年的丰收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社会祥和的向往。
最后,“腊中三白已堪赏,何况皑皑照此宵”表达了对腊月三场大雪的赞叹,以及在夜晚雪光的照耀下,这份美景更加令人陶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人物渺然,蕙兰椒艾,孰臭孰香。
昔尹公和靖,与龟山老,虽同名节,却异行藏。
尹在当年,深居养道,亲见兵戈兴洛阳。
杨虽出,又何畀於蔡,何救於章。
公今为尹为杨。
这一著须平心较量。
正南洲潢弄,西淮鼎沸,廷绅噤舌,举国如狂。
招鹤亭前,居然高卧,许大乾坤谁主张。
公须起,要擎天一柱,支架明堂。
首尾四年,台省好官,都做一回。
便前头更有,合当做底,何妨且恁,猛省归来。
甲第新成,开尊行乐,脆管繁弦十二钗。
回头笑,这狂生无用,削尽官阶。
狂生真个狂哉。
泼性气年来全未灰。
有龙鳞凤翼,不能攀附,牛衣渔具,早已安排。
烂煮园蔬,熟煨山芋,白发苍颜穷秀才。
官休做,莫狂无处著,送去琼崖。
忆昔同时召。
正青山、亲提玉尺,量材廊庙。
当日班行比元祐,北玉西珠照耀。
一转首、宫南移调。
君自鸟台登骑首,觉精神、风采增清峭。
数贤者,一不肖。
酒酣耳热憔长啸。
便翩翩、辍班荷橐,一麾闽峤。
堪笑狂生无用处,垂老云耕月钓。
这富贵、非由人要。
畴昔评君如玉雪,好条然、琴鹤风尘表。
清献后,又有赵。
夜来斗庵,左顾绿云,右盼素娥。
好态浓意远,随宜梳洗,轻轻莲步,艳艳秋波。
妒宠争妍,娇痴无际,齐劝诗翁金叵罗。
翁微笑、□一时饮尽,谁少谁多。
月娥。
唱後颜酡。
莫也怕、浮云妒月麽。
问苏州刺史,旧欢如梦,江州司马,衫湿如何。
翠幕空垂,唾花无迹,忍听樽前飞燕歌。
销凝处,正潇潇烟雨,偏恼东坡。
芳菲春二月。
正软红尘里,踏青时节。
山川孕人杰。
好赤城丹洞,丰姿奇绝。
云霄阀阅。
个精神、清如玉雪。
看谈兵议论,风霆舞剑,刚肠如钎。
闻说。
年方英妙,已向城边,飞书驰捷。
誓清击楫。
宁久此,淹车辙。
对花朝称寿,朱颜未老,尽有功名事业。
便张韩刘岳传名,何如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