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觅句苦难成,细把风斤镂薄冰。
行到长廊人寂寂,隔窗一点读书灯。
老来觅句苦难成,细把风斤镂薄冰。
行到长廊人寂寂,隔窗一点读书灯。
这四句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寒冷的春夜中独自徜徉,寻找诗句却感到困难的景象。"觅"字表明了他是在仔细地搜寻,而"苦难成"则透露出这种创作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
"细把风斤镂薄冰"一句,形容老者对周围环境的感受。他似乎在用最敏锐的感觉去捕捉微小的声音,就像极其细腻地感受到风声,以及可能是窗外薄冰发出的轻响。
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孤独与静谧。"行到长廊人寂寂",老者在空旷无人的长廊中漫步,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清晰和孤单。"隔窗一点读书灯"则是对他寻求心灵慰藉的一种方式,即使只是透过窗户看到别人读书的微弱光芒,也足以让他的内心感到一丝温暖。
整体上,这四句诗通过老者的感受和行动,展现了一个春夜中的静谧与孤独,同时也蕴含着对知识和智慧渴望的主题。
楚蟹吴柑初著霜,梁园官酒试羔羊。
老如计相非无齿,清似留侯未却粮。
杖屦稍通宾客过,肴蔬要遣子孙尝。
诏书委曲如公意,幕府新除朱绂郎。
朱绂还家罢倚门,留都无事最宜亲。
下车趋走惊邻舍,决狱平反慰老人。
相见只今多邂逅,旧游他日半埃尘。
何年重起扁舟兴,会作东湖十日宾。
城西社下老刘君,春服舞雩今几人。
白发弟兄惊我在,喜君游宦亦天伦。
〈微之先生门人,惟仆与子瞻兄、复礼与退翁兄皆仕耳。
〉垂白相逢四十年,猖狂情味老俱阑。
论兵顿似前贤语,莫作当年故目看。
石室多年款志平,新书久溷里中生。
遣师今见朝廷意,文律还应似两京。
西山学采薇,东坡学煮羹。
昔在建城市,岂复衣冠情。
朋友日已疏,止接盲赵生。
啬智徇所安,元气赖以存。
时於星寂中,稍护乱与昏。
河流发九地,欲挽升天门。
枉用十年力,仅余一灯温。
老病竟未除,惊呼欲狂奔。
何日新雨余,得就季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