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李参军》
《别李参军》全文
唐 / 张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王孙游不遇,况我五湖人。

野店难投宿,渔家独问津。

岭分中夜月,江隔两乡春。

静想青云路,还应寄此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écānjūn
táng / zhāngqiáo

wángsūnyóukuàngrén
diànnántóu宿jiāwènjīn

lǐngfēnzhōngyuèjiāngliǎngxiāngchūn
jìngxiǎngqīngyúnháiyìngshēn

翻译
王孙出游却未能相遇,何况我是来自五湖之人。
乡村小店难以投宿,只能独自向渔家询问道路。
山岭在半夜分割了明月,江河阻隔了两地的春色。
静静设想那高升仕途之路,或许仍需寄托于此身之中。
注释
王孙:古代对贵族公子或尊贵宾客的称呼。
游:出游,出行。
不遇:未能相遇,没有碰见。
况:何况。
我:诗人自称。
五湖人:泛指来自五湖(古代指太湖流域一带)的人,这里诗人自指,暗示自己身份普通,非显贵之辈。
野店:乡村的小旅馆。
难:难以,不容易。
投宿:找地方住宿,过夜。
渔家:以捕鱼为生的人家。
独:独自,单独。
问津:询问渡口,引申为询问道路、方向。
岭:山岭。
分:分割,分开。
中夜:半夜,深夜。
月:月亮。
江:江河。
隔:隔断,阻隔。
两乡:指两个相隔的地区。
春:春天,此处指春色、春景。
静想:静静地思考,设想。
青云路:比喻仕途高升之路,喻指功名显达的官场生涯。
还应:或许应该,可能仍然需要。
寄:寄托,寄予希望。
此身:指诗人自身,自己的人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开篇"王孙游不遇,况我五湖人",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王孙难以相遇,这是多么令人感慨的事情,何况我自己漂泊在外,犹如五湖中的水草,无处安身。

接下来的"野店难投宿,渔家独问津"则写出了诗人旅途中的一种困顿和孤独。野店难以找到一个可以投宿的地方,只有渔家在询问渡口的消息,这里的“津”字暗示了一种过渡,一种希望。

第三句"岭分中夜月,江隔两乡春"则是对景物的描写,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山岭将明亮的夜晚之月切割开来,河流则隔断了两个乡村之间的春意,这里的“月”和“春”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以表达思念之情的意象。

最后两句"静想青云路,还应寄此身"展现了诗人在静谧中思考往事,对那条通向远方朋友所在之地的道路充满了无限的怀念。"还应寄此身"则是一种深情的表达,似乎想要将自己的身体也托付给这条路,让它带着自己去寻找那些美好的回忆和友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了一种淡淡的离愁和对于远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张乔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正月十五晚在济宁发舟至开河驿偶成

扁舟溯长河,淡淡暝烟生。

野水渺无际,凫雁泛春声。

须臾华月上,川光生夜明。

摇摇泛星采,万顷玻璃平。

如坐玉壶中,毛发亦含清。

旷景与心合,孰识此时情。

(0)

范增冢

鸿门宴方酣,貔虎眼中睡。

沛公脱身遁,楚计已先懈。

徒然咍竖子,玉斗风前碎。

曲逆六出奇,喜已中机会。

乞身遽先归,疾势日危殆。

自恨失沛公,纵死恨犹在。

古冢彭城南,阅历经几代。

宝剑閟泉扃,夜夜发光怪。

妖胡来睥睨,盗取恣一快。

厚葬古所讥,斯足为鉴戒。

峨峨戏马台,适与兹冢对。

我来闲登临,怀古增慷慨。

英魂不可招,又乏椒浆酹。

长歌下山去,悲风起松桧。

(0)

送吴寺丞二首·其一

滁阳启天厩,騋牝萃郊原。

神驹日蕃息,百万如云屯。

君今奏成绩,稽首朝至尊。

太史纪盛事,汉唐何足论。

(0)

斋居许州兴国寺是夜大雪

斋居息尘虑,禅房掩虚阒。

瑶琴静在几,银灯炯当席。

江空岁华宴,矧遇风雪夕。

琪花散寒光,玉树森素色。

疲氓思抚摩,中夜心恻恻。

愿祈岁年丰,幸兹睹三白。

(0)

将进酒

蝉衫麟带袭琼芳,雕筵绮席生辉光。

主人敬客捧瑶觞,紫檀夜压松花香。

人间真趣无如酒,再拜客前千万寿。

纵饶黄金恒满籯,何如一杯长在手。

鸬鹚杓,玻璃罂。但愿千日醉,不愿一时醒。

君不见王无功,一生长在尊酒中。

又不见晋刘伶,醉乡深处度平生。

前代英雄纷莫数,二子之名传万古。

(0)

十二月词效李长吉体·其十十月

鸳鸯瓦冷霜华薄,剪剪轻寒透罗幕。

银缸吐花凝幽光,击钟挝鼓饮华堂。

万籁沉沉夜方永,玉兔无声堕寒影,酒阑人散笙歌静。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