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在先催过,秋赊已被迎。
自应人不会,莫道物无情。
木叶纵未落,鬓丝还易生。
西风正相乱,休上夕阳城。
夏在先催过,秋赊已被迎。
自应人不会,莫道物无情。
木叶纵未落,鬓丝还易生。
西风正相乱,休上夕阳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融的《闻蝉》,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夏去秋至的季节变化,以及自然界中事物的更新与生长,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无常和人世间情感淡薄的感慨。同时,诗人也暗示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想法,倡导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首句“夏在先催过”迅速描绘出夏日逝去的情景,紧接着“秋赊已被迎”,则是秋天的到来。这里的“催过”和“被迎”都很生动地表现了时间流逝的速度。
接下来的“自应人不会,莫道物无情”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情感淡薄的感慨。诗人认为既然自然界中万物都有其规律和情感,那么人类也不应该没有情感。
“木叶纵未落,鬓丝还易生”则是通过自然界的事物更新来比喻人的头发虽然会白,但依然可以重新长出。这里的意象丰富,既有对生命力强大的赞美,也有对衰老过程中生命力顽强不屈的一种肯定。
最后,“西风正相乱,休上夕阳城”则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诗人倡导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这里的“西风”和“夕阳城”都给人以宁静与远离尘嚣的感觉,是诗人心灵寄托之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和超脱世俗的情怀,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精湛的艺术造诣。
何人结屋青山里,终日开窗见山喜。
近峰错落走檐牙,远岫蜿蜒插天嘴。
澄江一道山前过,短棹平分浪痕破。
船头水气绿侵衣,载酒高人面山坐。
石泉下冲沙渚浑,桑榆接地成深村。
柴扉欲扣不可到,或有细路通云根。
竹鹤老人名画手,半幅生绡大于斗。
水分山断意无穷,目送飞鸿度江口。
安城先生尘虑脱,南望乡人楚天阔。
高堂永日对山歌,肃肃凉风起蘋末。
睢阳老人营丘徒,意匠妙绝绝代无。
为留清气在天地,便就片纸开江湖。
长松落叶风细细,幽构萦萝倚江住。
壁虎书鱼荡水光,老屋疏茅通雨气。
老人不归空北山,芳杜春风应厚颜。
微官缚人万事拙,安得浮云相往还。
宦海黄尘迷白发,云壑风泉清入骨。
思家看画方兀然,叫落西窗子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