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楼萧索抱愁眠,雁过声声到枕边。
念脚动如鱼拨剌,吟身寒似鹭联拳。
匣中幸有刘琨剑,囊里犹馀杜老钱。
忽忆西山山下路,夜深霜露滴松阡。
客楼萧索抱愁眠,雁过声声到枕边。
念脚动如鱼拨剌,吟身寒似鹭联拳。
匣中幸有刘琨剑,囊里犹馀杜老钱。
忽忆西山山下路,夜深霜露滴松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客楼,孤寂愁眠的情景。"客楼萧索抱愁眠"一句,以萧瑟的客楼为背景,凸显出诗人的内心孤独和忧郁。"雁过声声到枕边"则通过雁鸣声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诗人内心的纷扰。
"念脚动如鱼拨剌,吟身寒似鹭联拳"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诗人思绪翻涌,如同鱼儿在水中挣扎,身体因愁苦而蜷缩,如同白鹭栖息时的姿势,生动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寒冷。
"匣中幸有刘琨剑,囊里犹馀杜老钱"两句,诗人借典故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困境,刘琨剑象征着壮志未酬,杜甫的钱袋暗指生活的困顿,但诗人仍怀揣着希望和坚韧。
最后,"忽忆西山山下路,夜深霜露滴松阡"以回忆和想象收尾,诗人想起远方的西山之路,深夜的霜露滴落在松木小径,寓言式地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宁静自然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旅居他乡的孤寂与坚韧,以及对理想和远方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