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成手整藕丝裳,立到琉璃砚匣旁。
腕玉特因磨墨健,口脂频度念诗香。
误翻古帖寻花样,偷接私缄解佩囊。
同学二王书法媚,被人猜是仿檀郎。
妆成手整藕丝裳,立到琉璃砚匣旁。
腕玉特因磨墨健,口脂频度念诗香。
误翻古帖寻花样,偷接私缄解佩囊。
同学二王书法媚,被人猜是仿檀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精心打扮后,坐在书桌旁研磨墨宝、品味诗词的场景。她细致地整理藕丝衣裳,姿态优雅,专注地站在琉璃砚匣旁边,显示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她的手腕因频繁磨墨而显得更加白皙,口中脂香四溢,仿佛诗词的香气也随着她的吟诵而弥漫。
在研读古籍时,她不慎翻动了旧帖,寻找着其中的图案,又偷偷解开私密信件,流露出一丝好奇与少女的微妙情感。她的书法技艺受到同学的赞赏,甚至被误以为是模仿了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或王献之,这体现了她对书法艺术的精湛掌握和独特魅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书斋中的生活点滴,既刻画了其文静内敛的性格,又透露出对知识与美的向往,以及青春年华中的一份纯真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