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声声慢.菖蒲》
《声声慢.菖蒲》全文
清 / 赵熙   形式: 词

苔礓净暑,药涧流澌,午风一道清芬。

叶叶干将,参差绿就龙文。

新芽乍吐努白,又丛丛、芳渚长春。

玉泓水,合湘兰风露,采供灵均。

岁岁京华佳节,遍家家儿女,挂艾当门。

寸蒂朱丝,香囊扣近罗裙。

芳醽至今味苦,任罗浮、山下移根。

仙梦远,一茎花、如见故人。

(0)
鉴赏

这首《声声慢·菖蒲》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赵熙所作,以菖蒲为主题,展现出诗人对菖蒲的喜爱与赞美。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菖蒲在夏日的清凉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苔礓净暑,药涧流澌”描绘了菖蒲生长环境的洁净与清凉,“午风一道清芬”则点明了菖蒲散发的清香。接下来,诗人用“叶叶干将,参差绿就龙文”比喻菖蒲叶片的形状和色泽,犹如龙纹般精美。

“新芽乍吐努白,又丛丛、芳渚长春”进一步描绘了菖蒲新芽的活力和生长态势,以及其在春日长满菖蒲的水边显得生机盎然。“玉泓水,合湘兰风露,采供灵均”借湘兰和屈原的典故,表达了菖蒲的高洁品质和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

下半部分,诗人将视线转向端午佳节,家家户户挂菖蒲以避邪,同时提到菖蒲的香气和其被移植远方的情景。“芳醽至今味苦,任罗浮、山下移根”暗含着菖蒲虽远离故土,但仍保持其独特的香味。“仙梦远,一茎花、如见故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菖蒲的思念,仿佛菖蒲就是故人的象征,寄托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菖蒲为载体,寓情于物,既描绘了菖蒲的自然之美,又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赵熙的才情和独特审美。

作者介绍

赵熙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寄寿别驾潜庵曾先生华诞诗

罗浮七洞天,增城为近隣。

龟峰与鹤岭,瑞日生紫云。

逢辰思岳降,渺然忆怀人。

若人抱潜德,于我为交亲。

别驾不肯展,凤毛光日新。

望云开寿域,系此斑衣身。

龟以祝奇算,鹤以呈遐年。

我为歌南山,寿之于无垠。

(0)

送王南渠奉诏终养

王母垂百龄,王子瞻云起。

自兹一日养,岂以三公比。

孝子是忠臣,圣明重孝理。

疏入赐俞允,金紫归闾里。

孝弟人人同,尧舜一而已。

天子崇百年,村落走童稚。

招呼天姥精,寿酒从头起。

(0)

送南京大鸿胪刘克柔

鸿胪出尚方,飘飘下五云。

踟蹰即长路,瞻恋犹枫宸。

朱光发大夏,长养同维新。

阳刚尚微郁,阴姤讵能沦。

两都景不殊,欣戚齐疏亲。

斗杓解斟酌,羲和无停轮。

谁能回元气,祈此万年春。

(0)

回宿丕礼晓枕夜梦先师石翁先生正月初三日

鸟鸣客初觉,檐隙光渐发。

欲起仍迟留,省事心已折。

哲人夜入梦,遗我一书札。

恍惚不可读,意了字灭没。

展转隔幽明,哀歌思盈闼。

(0)

应天长.为帅南题芭蕉画册

蕉阴遮断相思影。雾鬓云鬟斜复整。帘栊静。

梦魂永。最怕雨余风未定。绿天尘外迥。

无语自成人境。莫道春心酩酊。却愁秋又冷。

(0)

摸鱼子.再入都有感

记慈恩,旧题名处,琼林春宴通籍。

六街策马看花去,得意遍游春陌。

宣麻白,内院颁红绫,恩赐承金阙。

恩波叠叠,喜就职枢曹、赞襄武库,讵意兵机发!

中东事,注意垂涎瓯脱,鲲身鹿耳愁绝!

长安索米三载,几易冬裘夏葛!

才又拙,嗟听鼓应官,两鬓生华发!

西山挂笏,决计不如归。朝来对镜,笑我头如雪!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