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礓净暑,药涧流澌,午风一道清芬。
叶叶干将,参差绿就龙文。
新芽乍吐努白,又丛丛、芳渚长春。
玉泓水,合湘兰风露,采供灵均。
岁岁京华佳节,遍家家儿女,挂艾当门。
寸蒂朱丝,香囊扣近罗裙。
芳醽至今味苦,任罗浮、山下移根。
仙梦远,一茎花、如见故人。
苔礓净暑,药涧流澌,午风一道清芬。
叶叶干将,参差绿就龙文。
新芽乍吐努白,又丛丛、芳渚长春。
玉泓水,合湘兰风露,采供灵均。
岁岁京华佳节,遍家家儿女,挂艾当门。
寸蒂朱丝,香囊扣近罗裙。
芳醽至今味苦,任罗浮、山下移根。
仙梦远,一茎花、如见故人。
这首《声声慢·菖蒲》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赵熙所作,以菖蒲为主题,展现出诗人对菖蒲的喜爱与赞美。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菖蒲在夏日的清凉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苔礓净暑,药涧流澌”描绘了菖蒲生长环境的洁净与清凉,“午风一道清芬”则点明了菖蒲散发的清香。接下来,诗人用“叶叶干将,参差绿就龙文”比喻菖蒲叶片的形状和色泽,犹如龙纹般精美。
“新芽乍吐努白,又丛丛、芳渚长春”进一步描绘了菖蒲新芽的活力和生长态势,以及其在春日长满菖蒲的水边显得生机盎然。“玉泓水,合湘兰风露,采供灵均”借湘兰和屈原的典故,表达了菖蒲的高洁品质和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
下半部分,诗人将视线转向端午佳节,家家户户挂菖蒲以避邪,同时提到菖蒲的香气和其被移植远方的情景。“芳醽至今味苦,任罗浮、山下移根”暗含着菖蒲虽远离故土,但仍保持其独特的香味。“仙梦远,一茎花、如见故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菖蒲的思念,仿佛菖蒲就是故人的象征,寄托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菖蒲为载体,寓情于物,既描绘了菖蒲的自然之美,又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赵熙的才情和独特审美。
罗浮七洞天,增城为近隣。
龟峰与鹤岭,瑞日生紫云。
逢辰思岳降,渺然忆怀人。
若人抱潜德,于我为交亲。
别驾不肯展,凤毛光日新。
望云开寿域,系此斑衣身。
龟以祝奇算,鹤以呈遐年。
我为歌南山,寿之于无垠。
记慈恩,旧题名处,琼林春宴通籍。
六街策马看花去,得意遍游春陌。
宣麻白,内院颁红绫,恩赐承金阙。
恩波叠叠,喜就职枢曹、赞襄武库,讵意兵机发!
中东事,注意垂涎瓯脱,鲲身鹿耳愁绝!
长安索米三载,几易冬裘夏葛!
才又拙,嗟听鼓应官,两鬓生华发!
西山挂笏,决计不如归。朝来对镜,笑我头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