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
日斜斑竹阴。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沈。
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
日斜斑竹阴。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沈。
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湘江边的秋景。"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通过对湘江水面深邃和沙岸与枫林相隔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此情此境,或许让人不禁联想到了古代文人常用以表达内心感慨的意象。
"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这两句则转向对鹧鸪鸟的追问,结合日光斜照在竹林中的柔和投影,再次强化了秋天的宁静与淡远之感。鹧鸪的飞翔成为诗中唯一的动态元素,其不见踪迹的神秘性,更添几分寂寞。
"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沈。" 这里的“二女”和“三闾”,出自古代传说,是指湘江边的美女与渔夫相恋而终成水鬼的故事。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这个故事的提及,进一步深化了景物所蕴含的情感,使得自然景观与历史传说交织在一起,共同构建了一幅充满哀愁和悲剧色彩的画面。
"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直接表达了个人情感。鹧鸪鸟的孤单,以及它那似乎能理解旅途中人的寂寞之情,这些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在这片广阔而又宁静的湘江景色面前,行客的心灵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共鸣和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传说故事的巧妙融入,以淡远的情怀和深沉的情感,勾勒出了一幅古典意境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