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其三竹阁见忆》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其三竹阁见忆》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柏堂南畔竹如云,此阁何人是主人。

但遣先生披鹤氅,不须更画乐天真。

(0)
注释
柏堂:指有柏树的厅堂,可能象征着雅致或古老的环境。
南畔:南边。
竹如云:竹子茂密如同云彩。
此阁:这个楼阁。
何人:谁。
主人:房屋的所有者或管理者。
先生:古代对学者、老师的尊称。
披鹤氅:穿着类似鹤的羽毛制成的长袍,表示闲适或高雅的生活。
更画:不必再画。
乐天真:快乐自由的生活,或者自然的、无拘无束的状态。
翻译
柏堂南边的竹林像云海一样密集
这阁楼的主人是谁呢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高雅情怀。诗中“柏堂南畔竹如云”一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将竹子比作云朵,既形象地展示了竹子的茂密,又给人以飘逸超凡之感。

“此阁何人是主人”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竹阁主人的好奇和探寻,同时也隐含着诗人自己对于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主人”不仅指的是竹阁的实际拥有者,更可能是指那些能够真正欣赏并融入自然之中的人。

接下来的两句“但遣先生披鹤氅,不须更画乐天真”,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友人的寄托和期望。其中,“先生”很可能是对张子野的尊称,而“披鹤氅”则是一个修炼者的形象,寓意着追求高洁和超脱。最后一句“不须更画乐天真”,意味着自然界已经如此完美,不需要再人为地去描绘或装饰什么,只需欣赏其本来的面貌即可。

整首诗通过对竹阁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于精神寄托和生活理想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季夏郊墅即事·其五

儒林冠冕国蓍龟,黄发同时二老归。

出处古今难一槩,青天未可戴盆窥。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七十二

客从远方来,遗我径寸璧。

中有四个字,字字无人识。

且道是甚么字,天子万年。

(0)

次李肩吾送安恕父回长沙韵·其四

自出脩门已及几,家人应赋柳依依。

苟无饥渴吾何戚,见说齐东未解围。

(0)

颂古二十一首·其八

三蛇九鼠,一亩之地。干木随身,逢场作戏。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八十一

泥猪疥狗,不愿生天。行家灭胡种,成佛待驴年。

(0)

送僧之灵岩

吃粽胡僧起祸胎,入山桉过出山来。

新丰九上犹嫌少,莫惮崎岖更一回。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