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乡人以余远归争来询问赋此志感》
《乡人以余远归争来询问赋此志感》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欢迎海客远游归,各认容颜半是非。

六合外从何处说,十年来渐故人稀。

糟床争送墙头酒,针线愁牵身上衣。

旧识新交遍天下,可如亲戚话依依。

(0)
鉴赏

这首诗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名为《乡人以余远归争来询问赋此志感》。黄遵宪是近代著名的诗人、外交家,他的诗歌往往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展现了对社会变迁的独特见解。

诗中开篇“欢迎海客远游归”,描绘了诗人从远方归来的情景,海客象征着远离家乡的旅人,他们经历了风浪,终于回到熟悉的土地。接着,“各认容颜半是非”一句,既是对归乡者内心复杂情感的描绘,也隐含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人们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分离后,再次相见时,彼此的面容和心境都可能发生了变化,因此,对过去的记忆和现在的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

“六合外从何处说,十年来渐故人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六合,泛指天地四方,这里用来形容广阔的世界,十年的时光流逝,让诗人感叹故人渐行渐远,友情逐渐稀薄。这种变化既是时间的无情流逝,也是社会变迁的反映,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下半部分“糟床争送墙头酒,针线愁牵身上衣”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乡亲们对诗人归来的热情和关心。糟床代表的是乡间酿酒的传统,墙头酒则是邻里间共享的温馨场景;而针线愁牵身上衣,则体现了乡亲们对诗人生活琐事的关注和照顾,通过这些日常小事,表达了深厚的亲情和友情。

最后,“旧识新交遍天下,可如亲戚话依依”总结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在广阔的天地间,无论是老朋友还是新相识,都能像亲人一样,表达出深厚的情感。这不仅是对乡情的赞美,也是对人间温情的颂扬,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社会情感的深刻洞察和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乡后的复杂心情和社会变迁中的亲情友情,展现了黄遵宪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偶占

拣金当披沙,采兰当披榛。

我来沙榛区,拣采良艰辛。

其如鉴赏者,犹豫狐疑频。

金仍委之涧,兰仍杂之薪。

不伤金兰屈,转幸沙榛伸。

因悟世间事,无为认太真。

(0)

出门口占

书剑无成学两违,论交偏自慎脂韦。

饥蚕乙乙待人饲,野鹤丁丁何处飞。

的皪冰心原是净,伶俜诗骨不能肥。

蹇驴驮我出门去,太息荆州已掩帏。

(0)

新正初四喜见新月

新月西南挂一钩,饮馀当户喜抬头。

莫言宝鉴初探匣,已见清光遍九州。

(0)

题吴絅斋曾徯黯然吟草后

锦屏春去冷羊车,缘订三生愿竟赊。

酒后乡愁击江浒,镜中人面遽天涯。

吴山自昔生红豆,湘水无情怨落花。

好语离亭烟树影,莫将幽恨漫萦遮。

(0)

作画题句十首·其七

日拈一枝笔,时得而时失。

寄语画者流,谨慎毋横逸。

(0)

丙辰初秋有感

圣世德尚宽,民风日流伪。

忘兹浩荡泽,群酣转沈醉。

烟氛炽枭獍,狡猾方得志。

召此飞蝗灾,蔽天势猛鸷。

众心何皇皇,横翅益骄肆。

灾异由人心,诚能格物类。

方寸苟一正,自足致祯瑞。

所欲各反躬,物不为我累。

忧患藉练性,问津良可试。

善策人谁道,拈笔空嘘嚱。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