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素壁。甚暗霜晕晚,难绚秋色。
石径疏芜,冷艳无痕,迷金槛底重觅。
羞他诗鬓同憔悴,怕照见、簪头欹侧。
只瘦魂、欲顾谁怜,剩有卷帘人惜。
移向青瓷净几,露华更澹泞,凉韵空挹。
隔苑昏黄,匝地寒英,误了餐芳词客。
微茫一幅东篱稿,合付与、白描仙笔。
问夜阑、冻蝶伶俜,怎抱半丛深黑。
玲珑素壁。甚暗霜晕晚,难绚秋色。
石径疏芜,冷艳无痕,迷金槛底重觅。
羞他诗鬓同憔悴,怕照见、簪头欹侧。
只瘦魂、欲顾谁怜,剩有卷帘人惜。
移向青瓷净几,露华更澹泞,凉韵空挹。
隔苑昏黄,匝地寒英,误了餐芳词客。
微茫一幅东篱稿,合付与、白描仙笔。
问夜阑、冻蝶伶俜,怎抱半丛深黑。
这首《疏影·菊影》由清代诗人张景祁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在秋日中的孤寂与美丽。
开篇“玲珑素壁”,以“玲珑”形容菊花的精致,以“素壁”衬托其洁白,营造出一种高雅清新的氛围。“甚暗霜晕晚,难绚秋色”,暗淡的霜色使得菊花难以展现出秋天的色彩,暗示了菊花在秋末冬初的萧瑟中显得格外凄美。
接着,“石径疏芜,冷艳无痕,迷金槛底重觅”,描绘了菊花生长在荒芜的小径旁,其冷艳的花朵在金色的栏杆下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诗人通过“羞他诗鬓同憔悴,怕照见、簪头欹侧”表达了对菊花的怜悯之情,菊花如同诗人的鬓发一样憔悴,害怕在镜中看到自己歪斜的发簪,形象地表现了菊花的孤独与哀愁。
“只瘦魂、欲顾谁怜,剩有卷帘人惜”,进一步强调了菊花的孤独,只有卷帘人(可能指诗人)对其表示同情和怜爱。这种情感的投射,使得菊花的形象更加丰满,富有情感。
“移向青瓷净几,露华更澹泞,凉韵空挹”,将菊花移到青瓷净几之上,露水的滋润使得菊花更加清淡,散发出凉爽的香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意境。
“隔苑昏黄,匝地寒英,误了餐芳词客”,描绘了菊花在昏黄的环境中绽放,吸引着那些寻找芳香的词客,但它们却错过了这些文人的赞美,暗示了菊花虽美却无人欣赏的遗憾。
最后,“微茫一幅东篱稿,合付与、白描仙笔”,将菊花比作东篱边的一幅画稿,认为它应该被一位仙人用白描的手法描绘,表达了对菊花美的高度赞赏和向往。
“问夜阑、冻蝶伶俜,怎抱半丛深黑”,以夜幕降临、寒冷的蝴蝶为背景,反问如何能拥抱半丛深黑色的菊花,进一步强调了菊花在夜晚的孤独与凄美。
整首词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秋末冬初的孤寂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怜悯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