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齐山书舍诗》
《齐山书舍诗》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浙东文献裔,吾见忠文孙。

读书金华郡,结屋齐山村。

举头瞰青嵓,俨若先公存。

文章与节义,实并兹嵓尊。

齐山乃支派,拱立如诸昆。

景行在瞻仰,极力穷攀援。

藏修三十载,献策承明门。

上书乞乡校,奉祀修蘋蘩。

铨曹不为覆,告谕复且温。

幽怀耿中夜,梦与山灵言。

松楸我庐墓,桑梓我田园。

烟云护我扉,风月主我轩。

吾方效王事,再拜酬深恩。

终焉丘壑心,不愧鹤与猿。

山灵辴然去,梦觉日已暾。

朅来登我堂,感我思欲鶱。

卓哉先贤后,典刑我所敦。

斯文孰砥柱,浩荡狂流奔。

老成不可作,此意更谁论。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齐山书舍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齐山书舍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诗的开头便点明了诗人与齐山书舍的渊源,他自认是浙东文献的后代,见到忠文孙,便联想到自己与齐山书舍的联系。接着,诗人描述了书舍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山峦青翠,仿佛先人依然存在,文章与节义并重,与山岩相映成趣。齐山作为书舍的支脉,宛如兄弟般围绕着它,象征着传承与团结。

诗人表达了对齐山书舍的向往与追求,不惜一切代价攀登,以求得内心的满足与升华。他在此处藏书修身长达三十年,最终得以向朝廷献策,承明门之恩。诗中提到他上书请求建立乡校,奉祀祖先,但因某些原因未能实现,却也得到了温和的回复。夜晚,诗人的思绪飘向山灵,梦中与之对话,表达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感慨于先贤的典范作用,认为他们是文化的砥柱,引领着社会的发展。他感叹老一辈人物的逝去,这种精神的传承更显得尤为重要。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对齐山书舍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先贤精神的追慕与继承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齐山书舍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八十三间楼

危楼插湖脚,绀碧十三间。

待月客无寐,看山僧自閒。

(0)

西岩寺六题·其六雪台

一壑飞晴瀑,双崖控蛰龙。

欲知台上雪,六月是三冬。

(0)

吊明惠师

平云寄隐尽成灰,三十年间一梦回。

言说已无形影在,屋梁残月送馀哀。

(0)

静明轩

道人得道万缘灰,栏下幽花手自栽。

终日开轩无客到,清风时引竹声来。

(0)

七夕不饮

明河初月静涓涓,楼阁帘开斗管弦。

不饮一樽当此夕,我心于巧久无缘。

(0)

阮师旦希圣彻垣开轩而东湖仙亭射的诸山如在掌上予为之名曰新轩盖取景物变态新新无穷之义赋十绝句·其六

一湖绿水当窗净,百里青山卷箔开。

只恐夕阳催客去,不嫌幽鸟趁人来。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