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盖不住旋,日车不停驰。
西风下木叶,那复有静时。
造物尚尔劳,人生能无为。
我于大化中,纵浪何所羁。
倦则熟午睡,饥则爱晨炊。
既无大患及,亦无好爵縻。
但得长如此,乐焉复何疑。
天盖不住旋,日车不停驰。
西风下木叶,那复有静时。
造物尚尔劳,人生能无为。
我于大化中,纵浪何所羁。
倦则熟午睡,饥则爱晨炊。
既无大患及,亦无好爵縻。
但得长如此,乐焉复何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泳的作品,名为《九日闲居读陶诗有怀(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闲适自得和超脱世俗的心态。
"天盖不住旋,日车不停驰。西风下木叶,那复有静时。" 这几句描绘了时间飞逝、自然界的动态,以及生命中的无常与变迁。诗人通过对比宇宙万物的运动和自己内心的平静,表达了对世事变化的感慨。
"造物尚尔劳,人生能无为。"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界造物繁复、人类生活忙碌的反思,提出了一种超脱的哲学观点,即在忙碌的人生中寻找一种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
"我于大化中,纵浪何所羁。倦则熟午睡,饥则爱晨炊。既无大患及,亦无好爵縻。但得长如此,乐焉复何疑。"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界的大背景下,放松自己,顺其自然,不为世俗的名誉和灾害所困扰。诗人倡导了一种简单而自由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疲倦时的午睡还是饥饿时的晨炊,都能找到乐趣。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与个人内心,提出了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生活哲学。诗人以陶渊明的隐逸精神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于简单生活和自在心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