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坊斋宿几度,十年斗杓转东。
池草梦回恻恻,泥缄诗寄重重。
玄经喜得时听,姜被何须夜同。
真似兼葭玉树,不惭瓦缶黄钟。
青坊斋宿几度,十年斗杓转东。
池草梦回恻恻,泥缄诗寄重重。
玄经喜得时听,姜被何须夜同。
真似兼葭玉树,不惭瓦缶黄钟。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斋宿时的深深思念之情。"青坊斋宿几度",开篇即点出诗人多次在青坊的斋室中过夜,时间跨度长达十年,斗杓(北斗星)的转动象征着时光流转。"池草梦回恻恻",通过梦醒时分对池边草色的感触,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弟弟的思念,情绪凄凉。
"泥缄诗寄重重",诗人用泥土封缄的信件寄托深情,显示出通信之难,思念之情层层叠加。"玄经喜得时听",可能指的是诵读佛经以求安慰,但更期待的是能听到弟弟的消息。"姜被何须夜同",暗示即使不能共眠,也能从对方的生活琐事中感受到温暖。
最后两句"真似兼葭玉树,不惭瓦缶黄钟"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兼葭(芦苇)和玉树,虽平凡但不失高洁,即使面对粗陋的瓦缶(喻指简陋的环境),也不逊于黄钟大吕(喻指高雅的音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品格的自信以及对友情的坚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富有哲理。
时序逐流川,退谷春已暮。
春暮各有营,驱犊上村路。
徇禄意多怍,食力勤所务。
芒屦染芳菲,卉衣生烟雾。
浮云过陇头,辍耕而有悟。
即此为形役,况乃勤世故。
人事会有终,于何加吾素。
缅彼方舆中,率为居室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