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乡人》
《寄乡人》全文
宋 / 范仲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长白一寒儒,登荣三纪馀。

百花春满地,二麦雨初车。

鼓吹前迎道,烟霞指旧庐。

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

(0)
注释
长白:长白山。
寒儒:贫穷但有学问的人。
登荣:登科及第,获得荣耀。
三纪:三个朝代。
百花:各种鲜花。
二麦:早稻和晚稻。
雨初车:开始灌溉稻田。
鼓吹:乐队和仪仗队。
道:道路。
烟霞:云雾缭绕的景象。
旧庐:过去的居所。
乡人:乡亲们。
教子:教育孩子。
诗书:读书识字。
翻译
一位来自长白山的寒门学者,已经登科荣耀超过三个朝代。
春天里百花盛开,满地金黄,早稻田里开始灌溉雨水。
乐队和仪仗队在前方引导道路,烟雾云霞中指向他过去的居所。
乡亲们不要羡慕我,重要的是教育孩子读书识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寄乡人》。诗中,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和教育的深深怀念。"长白一寒儒",诗人自谦为来自长白山区的贫寒书生,历经多年努力,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登荣三纪馀",这里的"三纪"泛指长久的时间,言其仕途上的辉煌持续了很长时间。

"百花春满地",春天的景象生动描绘出家乡的繁荣与生机,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回忆。"二麦雨初车",描述的是农忙时节,雨水滋润着麦田,预示着丰收的希望,也体现了诗人对农耕文化的亲近。

"鼓吹前迎道,烟霞指旧庐",诗人想象着归乡时,沿途的欢迎队伍和家乡的炊烟袅袅,指向他那久违的老屋,充满了温馨的情感。最后两句"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诗人告诫乡亲们,不必羡慕他的地位,重要的是传承知识,教育后代,这是他对家乡文化传承的期望和教诲。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个人功成名就的自豪,又有对故乡和教育的深深眷恋,展现了范仲淹深厚的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朝代:宋   字:希文   生辰:989-1052年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猜你喜欢

板子矶

板子矶边江水深,青枫摇落气萧森。

霜华暗染劳人鬓,帆影孤悬独客心。

风定寺明煨芋火,月斜港断捣衣砧。

浮生片刻清凉境,试向中流鼓素琴。

(0)

枯树

浪说三株绕砌罗,连枝憔悴感寒柯。

皴霜皮黯冬心在,媚雨条稀老干多。

至竟成材关阅历,独怜生意渐婆娑。

杜陵诗句兰成赋,一例霜毫忍泪呵。

(0)

感事·其一

兵祸潢池弄,啾啾鬼伯来。

悲风生子夜,劫火到泉台。

汝辈奚堪惜,苍生信可哀。

谁为司牧者,慷慨济时才。

(0)

柳·其一

东风吹百草,冉冉过柔条。

依旧江潭路,其如陇水遥。

高楼刀尺缓,古道马蹄骄。

莫问封侯婿,闺中泪未消。

(0)

借竹轩

瑞隆院里翠黏天,看竹曾传北宋年。

玉版禅赊烧笋客,金题赞乞散花仙。

窗帘大好辉千个,风月何烦买一钱。

登眺愿资双不借,最清凉处独高眠。

(0)

游百花洲·其七

享祀崇祠配,风流老辈存。

诗名犹未沫,经术至今尊。

侧想干戈日,曾经祲沴昏。

斯游良不易,雅赏接琴樽。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