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罢从公薄暮回,炉香袅袅渐成灰。
无人叩户堪闲坐,有子知书许共裁。
诗补求名慵琢句,酒缘多病戒衔杯。
闭门高卧鼾终夜,那有春愁枕上来。
饭罢从公薄暮回,炉香袅袅渐成灰。
无人叩户堪闲坐,有子知书许共裁。
诗补求名慵琢句,酒缘多病戒衔杯。
闭门高卧鼾终夜,那有春愁枕上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归家后的生活场景与心境。首联“饭罢从公薄暮回,炉香袅袅渐成灰”写出了诗人结束公务,带着一天的疲惫回到家中,炉火的香气渐渐消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颔联“无人叩户堪闲坐,有子知书许共裁”则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家庭的渴望,既有无人打扰的闲适,又有与子女共同学习的乐趣。
颈联“诗补求名慵琢句,酒缘多病戒衔杯”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状况。他不为追求名声而刻意雕琢诗句,而是以健康为重,戒酒自省。这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淡泊与对健康的重视。尾联“闭门高卧鼾终夜,那有春愁枕上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平静,没有春愁侵扰,只有鼾声相伴,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归家后的内心世界,既有对日常生活的享受,也有对健康和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清末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
塔本无缝,真如不动。说此经处,涌出虚空。
释迦多宝,听说如梦。东西无二,见见不同。
无刹不收,无色不融。层层落落,光影重重。
恒河沙劫,尽入其中。三世诸佛,一法身通。
针劄不入,寿量无穷。目连舍利,常隐于中。
阿育王像,妙色金容。天龙八部,万亿灵通。
擎山持杵,遍满虚空。护持礼塔,摧灭魔踪。
显正宝塔,八面玲珑。水火不坏,障毗岚风。
众生见者,永脱樊笼。信者施者,功德不空。
无住布施,福德无穷。住相布施,犹滞途中。
诸佛子等,无功之功。成如是塔,标指宗风。
空劫坏时,此塔不镕。劫火洞然,体若虚空。
究竟涅槃,应时体用。逗机应化,无法不同。
皇图永固,舜雨尧风。郡邑宰僚,禄位高崇。
万民快乐,五谷盈丰。狼烟自息,瑞气和浓。
性相平等,含灵体同。世出世间,色不异空。
稽首和南,礼塔事终。乾道四年,戊子季冬。
南泉慈化,肃老遗风。法界有情,一切珍重。
《题宝塔》【宋·释印肃】塔本无缝,真如不动。说此经处,涌出虚空。释迦多宝,听说如梦。东西无二,见见不同。无刹不收,无色不融。层层落落,光影重重。恒河沙劫,尽入其中。三世诸佛,一法身通。针劄不入,寿量无穷。目连舍利,常隐于中。阿育王像,妙色金容。天龙八部,万亿灵通。擎山持杵,遍满虚空。护持礼塔,摧灭魔踪。显正宝塔,八面玲珑。水火不坏,障毗岚风。众生见者,永脱樊笼。信者施者,功德不空。无住布施,福德无穷。住相布施,犹滞途中。诸佛子等,无功之功。成如是塔,标指宗风。空劫坏时,此塔不镕。劫火洞然,体若虚空。究竟涅槃,应时体用。逗机应化,无法不同。皇图永固,舜雨尧风。郡邑宰僚,禄位高崇。万民快乐,五谷盈丰。狼烟自息,瑞气和浓。性相平等,含灵体同。世出世间,色不异空。稽首和南,礼塔事终。乾道四年,戊子季冬。南泉慈化,肃老遗风。法界有情,一切珍重。
https://shici.929r.com/shici/FmuZR.html
浮萍寄诸水,漂流本无根。
倚水以为命,然后生意蕃。
女子方在室,怙恃父母恩。
及其既结发,托身向他门。
室家以礼合,偕老古所敦。
毕力闺中事,未尝惮其烦。
夙兴而夜寐,黾勉无后言。
德音罔违越,生育皆充完。
夫婿轻薄儿,翻覆何无端。
青天起云雷,无风作涛澜。
中情一朝异,弃旧淫新婚。
宴尔如兄弟,视我同雠怨。
非唯不见答,暴怒难具论。
妃耦道遂丧,安能久自存。
祇怜妾薄命,仰天每长叹。
愿还念昔者,无为卒相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