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十六夜是为耗磨之辰昔人常有赋者夜阑不寐亦戏笔赋之》
《正月十六夜是为耗磨之辰昔人常有赋者夜阑不寐亦戏笔赋之》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前宵春色竟如何,驹隙光阴似掷梭。

万户歌声犹夜沸,六街灯火尚星罗。

衰年自真能消遣,此夕何妨说耗磨。

为请花神同一醉,今宵春色较偏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正月十六夜晚的繁华景象与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首句“前宵春色竟如何”,以疑问开篇,引出对春色的期待与好奇。接着,“驹隙光阴似掷梭”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时光流逝之快,如同梭子在织布机上飞速穿梭,表达了时间的宝贵与短暂。

“万户歌声犹夜沸,六街灯火尚星罗”两句,通过“歌声”和“灯火”这两个意象,展现了夜晚的热闹与繁华。万家灯火通明,歌声此起彼伏,仿佛整个城市都在欢庆,营造了一种节日的氛围。而“星罗”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灯火密集、璀璨夺目的景象,将夜晚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衰年自真能消遣,此夕何妨说耗磨”两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已年老,但依然能够享受生活,甚至乐于谈论时间的流逝与消耗。这种豁达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最后,“为请花神同一醉,今宵春色较偏多”两句,诗人邀请花神一同畅饮,希望留住这美好的春色。这里不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寄托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之情。通过这一邀请,诗人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类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正月十六夜晚繁华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生活、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熙宁丙辰十一月二十八日安正堂喜雪

冻云浓厚朔风严,粉揉琼霙扑绮檐。

斗变至和缘帝力,迎知上瑞协人占。

晚归渔市蓑衣重,晓上旗亭酒价添。

更待三英同胜赏,翩翩赋笔紫毫铦。

(0)

梅公仪见寄华亭鹤一只

子真仙裔富高情,远寄仙禽至洛城。

昔向华亭常警露,今来缑岭伴吹笙。

稻粱犹忆嘉禾美,竹树应怜履道清。

已遣吾家伊水墅,旋营莎荐似咸京。

(0)

春晓

宿霭藏飞观,晨霞幌绣甍。

锦帏人未起,珠树鹊先惊。

炉暖香初烬,窗幽烛尚明。

更开花上露,妆泪斗盈盈。

(0)

巫山高

巫山高不极,高与碧穹齐。

朝云常蔼蔼,暮雨复凄凄。

髣髴闻珠佩,依稀认绣袿。

无能留彼美,徒使梦魂迷。

(0)

次韵王舍人忆省中小桃寄江学士

浅绽燕脂紫蜡芳,深斟吴酎白琼觞。

凤池人忆去年艳,雉省客无今日狂。

髣髴物华先上苑,依俙歌吹下昭阳。

平明社雨莫催促,应玩移床欲近傍。

(0)

隐客旧居

鹄版飞书到此山,海簪重拾更弹冠。

畹中纫佩荒兰叶,石上移文蠹藓瘢。

蕙帐烟空胎化老,柏庭风起麝香寒。

至今门外潺湲水,疑是幽人赋考槃。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