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伯经春暂启宫,银潢飞雨一时通。
城芜尽湿疑含雾,园柳低垂不受风。
四野年丰占卜史,三坛神听协歌工。
儒臣独病空无补,赖有贤劳答圣衷。
河伯经春暂启宫,银潢飞雨一时通。
城芜尽湿疑含雾,园柳低垂不受风。
四野年丰占卜史,三坛神听协歌工。
儒臣独病空无补,赖有贤劳答圣衷。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降临的情景,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开篇“河伯经春暂启宫,银潢飞雨一时通”,以神话中的河伯象征雨水的降临,形象地描述了春雨如银河般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接着,“城芜尽湿疑含雾,园柳低垂不受风”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水浸润万物的场景,城中的荒草被雨水滋润,仿佛笼罩在轻雾之中;园中的柳树在雨水的洗礼下,低垂着枝条,似乎不愿承受微风的吹拂。
“四野年丰占卜史,三坛神听协歌工”则表达了雨水对于农业丰收的预示和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与祈求,占卜师通过观察雨水来预测一年的收成,而神坛上的祭祀活动也因雨水的到来而更加和谐。最后,“儒臣独病空无补,赖有贤劳答圣衷”两句,诗人自谦为“儒臣”,感怀自己在这样的喜雨面前无力相助,但庆幸有贤能之士能够回应天意,表达出对贤者的敬仰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雨的美好景象,还蕴含了对自然、农业、社会和谐以及个人责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