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遂平生愿,还乡第一程。
云从翔鹤白,月向静坛明。
夜入思亲梦,朝悬望阙情。
独怜衰日暮,尚未脱簪缨。
始遂平生愿,还乡第一程。
云从翔鹤白,月向静坛明。
夜入思亲梦,朝悬望阙情。
独怜衰日暮,尚未脱簪缨。
这首诗《抵巫山》是清代诗人张鹏翮所作,表达了诗人归乡途中的复杂情感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首句“始遂平生愿,还乡第一程”,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多年以来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踏上返乡之路。这里的“平生愿”不仅指回乡的愿望,也包含了对过往生活的总结与感慨,以及对未来可能的期待与憧憬。
接着,“云从翔鹤白,月向静坛明”两句,运用了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营造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鹤在白云中飞翔,月光洒在静谧的坛上,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夜入思亲梦,朝悬望阙情”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情。夜晚,诗人沉浸在对家人的思念之中,仿佛在梦中与亲人团聚;而清晨,他心中充满了对朝廷(“阙”通常指皇宫或朝廷)的眷恋与期待,或许是对仕途的向往,或是对国家的忠诚之情。
最后,“独怜衰日暮,尚未脱簪缨”表达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与对世俗束缚的感慨。尽管心向自由,但现实中的责任与义务却难以摆脱,这既是对自己人生阶段的反思,也是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归乡途中复杂的心情,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同时流露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薄命千般苦,极堪哀,生生死死,情痴何补。
多少幽贞人未识,兰蕙香消荒圃,埋不了茫茫黄土。
花落鹃啼凄欲绝,剪轻绡,那是招魂处。
静里把,芳名数。同声一哭三生误。
恁无端,聪明磨折。无分今古。
玉貌清才凭吊里,望断天风海雾,未全入,江郎恨赋。
我为红颜频吐气,拂霜毫,几按凄凉谱。
闺怨切,共谁诉。
平生不羡人寰乐,无端谪来尘宇。
种福无根,求名乏术,等是庸庸儿女。
休论词赋,将百折文心,揉成烟雨,著草沾花,堕人清泪万千古。
昨宵酒醒何处,似梦魂飞入,清虚之府。
絮怨缄愁,怀忧讼愤,无限清奇肺腑。
凭栏听取,有旧日仙僚,临风私语,莽莽红尘,作人滋味苦。
镂雪融肌,搓酥涤腕。
广寒宫里仙人,亭亭玉立,为谁小谪红尘,原来一幅生绡画。
是先生,写出丰神。信人闲,有此娉婷,那不消魂。
痴情解得参空色,爱佳人是影,影是真真。
万唤千呼,可能消息相闻。思量除却张萱笔。
问庸姿,谁伴吟身,尽年年,月下悲秋,花下伤春。
且住为佳,趁孤踪、闲情野鹤。
堪爱是、青山绕屋,白云生阁。
种遍梨园张谷胜,相逢橘叟巴人乐。
但逍遥、一枕足邯郸,溪声觉。千个竹,抽新箨。
千树果,辉双萼。看残山剩水,放怀寥廓。
星历初占山鸟唤,国风细注山花落。
苦低头、惭愧野人非,微名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