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消夏十咏·其五萤》
《消夏十咏·其五萤》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向晚撑扁舫,芦洲泛碧澄。

伴吟浑似月,照夜不须灯。

已报秋前信,应知雨后增。

长门今古恨,赋扇几人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夜泛舟芦洲,萤火虫点缀夜空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诗意。诗人以“向晚撑扁舫”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夏日傍晚乘船游水的情景,扁舟在碧波中轻轻荡漾,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芦洲泛碧澄”一句,通过“碧澄”二字,不仅描绘了水面的清澈,也暗示了芦苇洲的静谧与生机。

“伴吟浑似月,照夜不须灯”两句,将萤火虫与明月相提并论,赞美它们如同自然界的两位诗人,为夜晚增添了一抹温柔的光亮,无需灯火即可照亮前行的道路。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萤火虫以情感和智慧,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已报秋前信,应知雨后增”则进一步揭示了萤火虫与季节变化的关系,它们似乎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也反映了雨水对环境的影响,增加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致入微的观察,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长门今古恨,赋扇几人能”两句,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长门是汉武帝时期陈皇后被冷落居住的地方,此处暗喻人生的不如意和遗憾;赋扇则是指文人墨客以扇子为载体创作诗歌,象征着才华与命运的交织。这两句诗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夜萤火虫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既有视觉上的享受,也有心灵上的触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六十自寿二首·其二

兀对遗编又一年,回看身世两茫然。

浮云变幻寒窗外,明月凄凉孤枕边。

身为愁多头早白,心缘血少夜无眠。

半生块垒难消遣,且上春江载酒船。

(0)

一剪梅

一种幽情月下看。花也团圞,影也团圞。

骚人爱取落英餐,味也清寒,骨也清寒。

满座云霞五色攒,渠也盘桓,侬也盘桓。

三秋挨过渐摧残,诗也阑珊,酒业阑珊。

(0)

千尺雪歌

问雪有声声亦有,矮屋疏篱筛风后。

无过骚屑送寒音,那似淋浪喧户牖。

何来晴昼飞玉花,玉花中有声交加。

人间丝竹比不得,似鼓云和之瑟湘灵家。

雪落千尺亦其素,乃中宫商胜韶頀。

?之则来讵巧营,即之则虚堪静悟。

跳波喷沫纷潺湲,赴壑一泻无复还。

借问盈科放溟海,奚如止坎淳苍湾。

叠石开轩致潇洒,雪色檐端雪声下。

秋水之中有六鳌,岂必学彼任公钓竿把。

陡忆春月临勾吴,寒山疏剔传凡夫。

听雪信美未可云久驻,今来不假人力而得突过之仙区。

于焉弃虎跑之石泉,却惠山之竹垆。

谢南国之虚声,守北地之故吾。

清风明月,苍山碧湖。

虽旷古而无闻,欣始遇之迥殊。

(0)

于木兰作·其一

天文漏兮野,地志阙开县。

博览山海经,荒略一二见。

上林牟内地,木兰辟塞甸。

中外久一家,敬奉金瓯奠。

(0)

少年游.邓悦万席上有赠

黄昏月色照閒庭。罗袂夜凉轻。

烛剪金荷,香焚银鸭,促坐共调笙。

尊前有个人如玉,一笑自倾城。

两颊红舒,双眉绿淡,做尽许多情。

(0)

误佳期.冬夜庭中玩月,同柴扶九、石汝夏兄弟

万里寒飙渐止。六扇疏棂乍启。

夜云敛尽碧天空,明月明于水。

影映曲池滨,上下还相似。

寒光一片抱圆灵,人在冰壶里。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