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撑扁舫,芦洲泛碧澄。
伴吟浑似月,照夜不须灯。
已报秋前信,应知雨后增。
长门今古恨,赋扇几人能。
向晚撑扁舫,芦洲泛碧澄。
伴吟浑似月,照夜不须灯。
已报秋前信,应知雨后增。
长门今古恨,赋扇几人能。
这首诗描绘了夏夜泛舟芦洲,萤火虫点缀夜空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诗意。诗人以“向晚撑扁舫”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夏日傍晚乘船游水的情景,扁舟在碧波中轻轻荡漾,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芦洲泛碧澄”一句,通过“碧澄”二字,不仅描绘了水面的清澈,也暗示了芦苇洲的静谧与生机。
“伴吟浑似月,照夜不须灯”两句,将萤火虫与明月相提并论,赞美它们如同自然界的两位诗人,为夜晚增添了一抹温柔的光亮,无需灯火即可照亮前行的道路。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萤火虫以情感和智慧,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已报秋前信,应知雨后增”则进一步揭示了萤火虫与季节变化的关系,它们似乎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也反映了雨水对环境的影响,增加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致入微的观察,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长门今古恨,赋扇几人能”两句,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长门是汉武帝时期陈皇后被冷落居住的地方,此处暗喻人生的不如意和遗憾;赋扇则是指文人墨客以扇子为载体创作诗歌,象征着才华与命运的交织。这两句诗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夜萤火虫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既有视觉上的享受,也有心灵上的触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问雪有声声亦有,矮屋疏篱筛风后。
无过骚屑送寒音,那似淋浪喧户牖。
何来晴昼飞玉花,玉花中有声交加。
人间丝竹比不得,似鼓云和之瑟湘灵家。
雪落千尺亦其素,乃中宫商胜韶頀。
?之则来讵巧营,即之则虚堪静悟。
跳波喷沫纷潺湲,赴壑一泻无复还。
借问盈科放溟海,奚如止坎淳苍湾。
叠石开轩致潇洒,雪色檐端雪声下。
秋水之中有六鳌,岂必学彼任公钓竿把。
陡忆春月临勾吴,寒山疏剔传凡夫。
听雪信美未可云久驻,今来不假人力而得突过之仙区。
于焉弃虎跑之石泉,却惠山之竹垆。
谢南国之虚声,守北地之故吾。
清风明月,苍山碧湖。
虽旷古而无闻,欣始遇之迥殊。
《千尺雪歌》【清·弘历】问雪有声声亦有,矮屋疏篱筛风后。无过骚屑送寒音,那似淋浪喧户牖。何来晴昼飞玉花,玉花中有声交加。人间丝竹比不得,似鼓云和之瑟湘灵家。雪落千尺亦其素,乃中宫商胜韶頀。?之则来讵巧营,即之则虚堪静悟。跳波喷沫纷潺湲,赴壑一泻无复还。借问盈科放溟海,奚如止坎淳苍湾。叠石开轩致潇洒,雪色檐端雪声下。秋水之中有六鳌,岂必学彼任公钓竿把。陡忆春月临勾吴,寒山疏剔传凡夫。听雪信美未可云久驻,今来不假人力而得突过之仙区。于焉弃虎跑之石泉,却惠山之竹垆。谢南国之虚声,守北地之故吾。清风明月,苍山碧湖。虽旷古而无闻,欣始遇之迥殊。
https://shici.929r.com/shici/wRUQwiMu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