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纡石栈亸鞭迟,回薄奇观发藻思。
每到精庐必少坐,半因憩众半因诗。
萦纡石栈亸鞭迟,回薄奇观发藻思。
每到精庐必少坐,半因憩众半因诗。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上方寺》。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游览上方寺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萦纡石栈亸鞭迟”,生动地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如同缠绕的丝带,马鞭也因道路崎岖而放慢了挥动的速度。这既展现了旅途的艰难,也暗示了作者对沿途美景的留恋与欣赏。
次句“回薄奇观发藻思”,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面对奇异景观时的内心感受。这里的“回薄”可能是指景色的变化或作者思绪的流转,“奇观”指的是令人惊叹的自然或人文景观,“发藻思”则是激发了作者的文思和情感,使他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思考。
后两句“每到精庐必少坐,半因憩众半因诗”,揭示了作者在寺庙停留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需要休息,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创作诗歌。这里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宗教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尊重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旅行途中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深切感受,以及其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吾闻列山之儒骑鹤飞,明月为佩霓为衣。
又闻化鹤丁令威,七十甲子今始归。
先生扁舟载飞鹤,五湖七泽将安之。
江湖旧游波渺渺,床头金尽故人少。
犹能为客典春衣,酒边豪气天地小。
名贤歌颂题满轴,披图亦自不碌碌。
黄金白璧分与人,惟有便便五经腹。
朅来访我坐毡冷,岸帻扶筇微酩酊。
开樽促席意气倾,剪烛商诗寒夜永。
星星斑鬓今如此,清谈自是青云士。
试问烟波载皓衣,何如一舸携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