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张乐起天风,玉磬吹来堕圃中。
却被仙人镕作水,为君到底写秋空。
洞庭张乐起天风,玉磬吹来堕圃中。
却被仙人镕作水,为君到底写秋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其二)磬湖》。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丰富,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
“洞庭张乐起天风,玉磬吹来堕圃中。”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洞庭湖畔,狂风大作,仿佛是仙人张乐奏响天籁之音,而那被风吹来的玉磬(一种美石)则像是从天而降,落入了园中的花圃之中。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却被仙人镕作水,为君到底写秋空。” 这两句则更进一步地将仙界与凡间相结合。在这幻想性的构思中,那玉磬不仅是实物,更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被仙人镕化为清澈的水流。而诗人则借此,似乎要写尽那无边的秋空。这里,“为君到底”表达了一种执着与深情,是诗人对朋友、对自然美景乃至对生命本身的深刻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风光的描绘,以及对玉磬奇异变化的想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同时,它也蕴含着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耳目身之宝,固塞勿飞扬。
存无守有,中间无念以为常。
把定玄关一窍,视听尽收归里,坎兑互堤防。
寤寐神依抱,形气两相忘。
圆陀陀,光烁烁,貌堂堂。
分明真我,罔象里全彰。
此即非空非色,自是本来面目,阴鼎炼元阳。
出世真如佛,余二莫思量。
擒得铅归舍,进火莫教迟。
抽添沐浴,临炉一意且防危。
只为婴儿未壮,全藉黄婆养育,丁老共扶持。
火力频加减,外药亦如之。
汞生芽,铅作祖,土刀圭。
火生于木,炎盛汞还飞。
要得水银真死,须待阴浮阳伏,杂类降灰池。
用铅终不用,古语岂吾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