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龙吟人不知,因之截竹江间吹。
风呼一叶应高鸟,云裂四天敲冻凘。
谁复咿嚘塞蚁穴,直当演漾浮天池。
悄然终曲入怀袖,不见其人千古悲。
日夜龙吟人不知,因之截竹江间吹。
风呼一叶应高鸟,云裂四天敲冻凘。
谁复咿嚘塞蚁穴,直当演漾浮天池。
悄然终曲入怀袖,不见其人千古悲。
这首《江上吹笛》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边吹笛的生动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日夜龙吟人不知”以龙吟起兴,隐喻诗人内心的激荡与不为人知的情感世界。接着“因之截竹江间吹”点明主题,诗人以竹笛在江边吹奏,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意境。接下来的“风呼一叶应高鸟,云裂四天敲冻凘”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叶、鸟、云、冰等元素融入诗中,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谁复咿嚘塞蚁穴,直当演漾浮天池”两句,诗人以蚂蚁穴和天池为喻,表达了对生活琐事和宏伟大境的对比思考,暗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最后,“悄然终曲入怀袖,不见其人千古悲”则收束全诗,以音乐的结束和诗人内心的感慨,引出对逝去时光和未见之人深深的怀念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深刻体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黑云如磐低压楼,一雨作凉天欲秋。
清淮倦客无一事,倒枕卧听檐瀑流。
今春江南苦不雨,行人道路面焦土。
忽然淫雨四十日,屐齿滑滑泥没膝。
远念家山纵豺虎,干戈满地斯民苦。
喜看早稻花满田,黄云压野期眼前。
浮生飘泊亦何恨,年丰苦盼东南天。
苍梧羊石端州门,以藤为鼓吾所闻。
君于三鼓曾见一,作诗气压千人军。
明臣灭贼根株绝,更挽妖藤宝刀?。
团团冒以黄牛皮,罚令司更赎前孽。
二百年来乱夷狄,腾腾击鼓鼓欲裂。
大臣鞶带曾三锡,辱国丧师不可说。
坐令米贼轻国宪,南纪滔滔日流血。
即今鼙鼓中原息,西北萑苻未诛灭。
安得拔钉褫牛皮,老藤十丈复联结。
皇灵感物变顽性,飞渡黔山斩萌蘖。
归来作颂镌其功,藤皮坚滑刀如风。
岐阳之石蛮溪铜,以比尔鼓将毋同。
云台马武山林雄,中兴汉代声隆隆。
谁知顺逆妖祥异,湖海犹忧伏莽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