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罛不得鱼,明月罛中走。
对月不得酒,扁舟月中守。
恼乱月中人,相从渔者偶。
子归结网来,我将谋诸妇。
施罛不得鱼,明月罛中走。
对月不得酒,扁舟月中守。
恼乱月中人,相从渔者偶。
子归结网来,我将谋诸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渔者在月光下的互动场景,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首句“施罛不得鱼,明月罛中走”,诗人以“施罛”(布下渔网)却未得鱼,暗示生活中的努力与收获不匹配,而“明月罛中走”则以月亮在水中移动的形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
接着,“对月不得酒,扁舟月中守”,诗人面对明月,却无法享受美酒,只能独自在月光下的小船上守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月光的美丽与内心的空虚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恼乱月中人,相从渔者偶”,月亮似乎在搅扰着月下的渔人,他们彼此相伴,或许在寻找生活的意义或乐趣。这一句通过“恼乱”一词,赋予月亮以情感色彩,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最后,“子归结网来,我将谋诸妇”,诗人想象着渔人归来后,会整理渔网,准备新的捕鱼行动,同时也暗示自己将与妻子商讨生活事宜。这不仅体现了生活的实际需求,也蕴含了家庭和谐与共同面对生活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昔闻南山下,有柏古且奇。
书痴守寒窗,一见嗟无期。
归从软红尘,乃识苍虬姿。
青青十亩荫,凛凛千年枝。
山灵日守护,斧斤谁侵欺。
孤根久盘踞,珍干分逶迤。
飘萧爽气生,蓊蔚祥云低。
九龙出同穴,宛转犹相持。
高标足古意,贞操长遐栖。
岂无金芝秀,琐琐誇一时。
岂无豫章灵,屑屑关兴衰。
何如此嘉树,毁誉无欣悲。
传闻禹所植,往事谁能稽。
安得子墨卿,写作无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