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天然韵,恍疑月下仙。
却教闲鹤守,恐有俗人怜。
写出天然韵,恍疑月下仙。
却教闲鹤守,恐有俗人怜。
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自然与艺术交融的画面。诗人通过“写出天然韵,恍疑月下仙”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妙相融合,仿佛月下的仙子在创作,赋予了作品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接下来,“却教闲鹤守,恐有俗人怜”则表达了对艺术作品被欣赏者的期待与担忧,希望它能被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所珍视,避免落入庸俗之眼。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也流露出他对自然与艺术之间和谐关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审美情趣,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保护之心。
子行殊未来,我马已再秣。
略投故人饭,苦厌从者聒。
长河见舟楫,尚恐尘事夺。
风翻蝉急噪,雨漱岸欲脱。
南山已在眼,想望淮水阔。
别离古所重,况在交友末。
翩然欲行际,所寄一短褐。
路长书来稀,何以慰饥渴。
长松拂云根合抱,雪虐霜凌不相到。
下有千岁老茯苓,化为琥珀光自照。
食之便可登广寒,不但无病长少年。
浮生溷浊那可言,和气乃为尘务煎。
坐看灵药置泥土,五味杂置成薰膻。
岂不闻齐天子,黄金丹成不肯仙。
且贪人间乐,不能从汝飞上天。
惜哉韦郎之妙语,一失毫釐千万年。
张侯好诗如好色,不敢为主而为客。
李侯好酒如好诗,心虽甚壮无人知。
两侯风味俱不恶,如芙蓉与木芍药。
午窗留客看笔快,晓枕无人犹睡着。
广袖渐变天宝妆,大字不作元和脚。
世人讥笑乃其分,政是仍叔之子弱。
病夫坐隐无所求,荒檐断雨鸣春鸠。
炉烟未尽消百忧,恨不缓带从公游。
何时清江横小舟,与公一醉荻花秋,却来密庵参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