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韩偓诗并记有感·其二》
《读韩偓诗并记有感·其二》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词臣谪去堕天南,诗墨从来榜寺檐。

好事不须收拾去,世间遗集有香奁。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读韩偓诗并记有感(其二)》。诗中表达了对韩偓诗歌的赞赏与共鸣,以及对文学作品流传与保存的感慨。

首句“词臣谪去堕天南”,描绘了韩偓因遭贬谪而远离京城,流放到南方的情景。这里的“词臣”指文人,暗示韩偓虽身处逆境,但其才华并未消减。这一句通过空间上的远离,形象地展现了韩偓命运的转折和生活的变迁。

次句“诗墨从来榜寺檐”,则转而赞美韩偓的诗歌成就。这里的“榜寺檐”可能是指寺庙的屋檐,象征着韩偓的诗歌如同墨迹一般,不仅在寺庙这样的宗教场所留下印记,更是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句诗强调了韩偓诗歌的影响力和艺术价值。

后两句“好事不须收拾去,世间遗集有香奁”,表达了对韩偓诗歌及其作品流传的感慨。这里“好事”指的是韩偓的诗歌成就,“不须收拾去”意味着这些美好的作品无需刻意寻找或收集,因为它们已经广泛传播,被世人所熟知和珍藏。“世间遗集有香奁”则进一步强调了韩偓诗歌的珍贵性和流传的广泛性,如同珍贵的书籍被收藏于精美的香奁之中,供后人阅读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韩偓诗歌的赞美和对其作品流传的感慨,体现了对文学艺术价值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视。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送汪侍御文粲出判夔州

西望夔州万里程,一尊相送壮君行。

封章旧献丹心吐,忧国新添白发明。

去触蓟门炎暑炽,到经巫峡怒涛平。

除书特下恩如海,不遣贤臣挂谪名。

(0)

挽西庄耕隐章处士同知廷圭之父

红云含日照西庄,楚些声中白发长。

杖履忍看桑柘影,衣巾犹带薜萝香。

寿于吕尚非侥福,死比黔娄合谥康。

经学已闻传令子,功名无愧古循良。

(0)

饮庆寿寺柬似聪讲经

红尘飞不透疏帘,白日行空渐向炎。

柳絮挟风常滚滚,麦苗经雨倍纤纤。

上方暂喜朋簪盍,西郭从教酒价添。

更爱远公能入社,他时有约问楞严。

(0)

李士常侍御瓜祝卷次韵·其一

弄璋那惜酒频赊,奇谶新徵李氏瓜。

香实下临苔径密,瘦藤纷绕竹棚斜。

歌声久入风人谱,庆泽先归友婿家。

闻道诸郎能典谒,款门他日待供茶。

(0)

送户部叶叔通郎中知宁国府·其二

桑梓悠悠共歙城,宦游京国倍多情。

红尘离合常无定,从此相看听雁声。

(0)

上元日与林谕德亨大商懋衡李世贤二侍讲饯同年陆叙州克深考绩西还联句十首·其七

金炉银烛共灯宵,佳会宁烦折简招。

酒泼冻醅春尚浅,星随寒漏夜方遥。

十年萍海虽多事,万里云山会一朝。

欲絷场驹恨无计,出城车马已萧萧。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