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捆经史,后车载美人。
彯缨短后衣,游说诸侯门。
咄咄江生才,辨舌今仪秦。
肯从在茧蚕,抽丝缚其身。
思君苦不见,仰见如磐云。
掩露北斗芒,刺面生嶙峋。
吾带有纯钩,可慑魑末魂。
佩之已十年,抚惜空逡巡。
前车捆经史,后车载美人。
彯缨短后衣,游说诸侯门。
咄咄江生才,辨舌今仪秦。
肯从在茧蚕,抽丝缚其身。
思君苦不见,仰见如磐云。
掩露北斗芒,刺面生嶙峋。
吾带有纯钩,可慑魑末魂。
佩之已十年,抚惜空逡巡。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夜晚在京城门口怀念远方友人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前车捆经史,后车载美人”,开篇以古代士子出仕的场景起笔,前车装载着经典文献,后车则载着佳人,象征着文人追求功名与爱情的双重理想。然而,这样的生活并非诗人的选择,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彯缨短后衣,游说诸侯门”,以游说的方式寻求政治上的认可与实现个人抱负。
“咄咄江生才,辨舌今仪秦”,这里借用了江淹的才华和秦代辩士的口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政治环境的讽刺。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有如江淹般的才华和秦代辩士的口才,也无法轻易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肯从在茧蚕,抽丝缚其身”,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他不愿像被束缚在茧中的蚕一样,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渴望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思君苦不见,仰见如磐云”,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在夜晚的天空下,诗人仰望如同磐石般沉重的云层,仿佛在寻找友人的身影,却只能感受到无尽的孤独与思念。
“掩露北斗芒,刺面生嶙峋”,通过描写北斗星的光芒和嶙峋的山峰,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北斗星虽明亮,却无法照亮诗人的内心世界;而山峰的嶙峋,则象征着诗人面对的艰难与挑战。
“吾带有纯钩,可慑魑末魂”,诗人自比为持有锐利武器的勇士,能够震慑邪恶的力量。这不仅是对自身力量的自信,也是对正义与理想的坚持。
“佩之已十年,抚惜空逡巡”,十年来,诗人一直佩戴着象征着正义与力量的武器,但在这漫长的等待中,他只能徒然地抚摸与惋惜,表达出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无奈与遗憾。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孤独与思念中坚持自我、追求理想的坚韧精神。
生别离兮情不禁,远别离兮情更深。
海门牵袂泪盈襟,有口难尽平生心。
昔年春月满窗纸,与君戏学鸳鸯侣。
一盏孤灯照帷里,话话歌歌终复始。
如今冷落已三年,又泛潮头万里船。
注目轻舟自翩翩,下有海水上有天。
天难登兮海难测,海天透眼去无极。
此心难说亦难识,甘逐马蹄船柁迹。
马蹄船柁去茫茫,有梦恐不到君傍。
潮增水兮云遮山,凭谁为问饥渴寒。
吁嗟人情难割舍,千句回文亦难写。
雁得暖时向北也,秋凉还忆衡阳野。
君情淡兮我情浓,未至绝兮还相通。
中原花柳争春风,一见未必心肠同。
是我苦兮君亦苦,我憔悴兮君险阻。
鸥鹭双双宿江浦,潮风带云云带雨。
乞住兰舟再一语,舟人不肯慢摇橹。
《代妓赠别歌》【明·唐秩】生别离兮情不禁,远别离兮情更深。海门牵袂泪盈襟,有口难尽平生心。昔年春月满窗纸,与君戏学鸳鸯侣。一盏孤灯照帷里,话话歌歌终复始。如今冷落已三年,又泛潮头万里船。注目轻舟自翩翩,下有海水上有天。天难登兮海难测,海天透眼去无极。此心难说亦难识,甘逐马蹄船柁迹。马蹄船柁去茫茫,有梦恐不到君傍。潮增水兮云遮山,凭谁为问饥渴寒。吁嗟人情难割舍,千句回文亦难写。雁得暖时向北也,秋凉还忆衡阳野。君情淡兮我情浓,未至绝兮还相通。中原花柳争春风,一见未必心肠同。是我苦兮君亦苦,我憔悴兮君险阻。鸥鹭双双宿江浦,潮风带云云带雨。乞住兰舟再一语,舟人不肯慢摇橹。
https://shici.929r.com/shici/TfBnqF4U1.html
北风起高陵,商声振林木。
林木日萧疏,曦阳照空谷。
中有避世人,抗志守幽独。
兰芷挹其芳,萝薜裁为服。
落叶满山岑,飞溜鸣涧曲。
远契古人踪,近想高士躅。
抱膝苦长吟,玄机合淳朴。
朱绂岂不荣,苟得非所欲。
将遂从君游,惧君不我足。
愿得浥馀风,四顾聆芳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