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汉王未息战,萧相乃营宫。

壮丽一朝尽,威灵千载空。

皇明怅前迹,置酒宴群公。

寒轻綵仗外,春发幔城中。

乐思回斜日,歌词继大风。

今朝天子贵,不假叔孙通。

登高省时物,怀古发宸聪。

钟连长乐处,台识未央中。

(0)
注释
汉王:指汉高祖刘邦。
萧相:即萧何,汉初丞相。
营宫:建造宫殿。
壮丽:形容宫殿的宏伟华丽。
威灵:指帝王的威严和神灵般的地位。
皇明:指圣明的皇帝。
怅:感慨,惋惜。
群公:众多的朝廷重臣。
寒轻:轻微的寒意。
綵仗:装饰华美的仪仗。
春发:春天的气息开始显现。
乐思:音乐所引发的思绪。
斜日:夕阳。
大风:这里比喻宏大的歌曲,可能指《大风歌》。
天子贵:天子地位尊贵。
叔孙通:西汉初期的儒生,曾为刘邦制定朝仪。
省时物:观察时节之物以体察时序变迁。
怀古:追忆古代。
宸聪:帝王的智慧。
钟连:钟声相连,形容钟声悠远。
长乐:长乐宫,汉代宫殿名。
台识:能识别出,这里指从高台可以辨认。
未央:未央宫,汉代主要宫殿之一。
翻译
汉王尚未停战事,萧何却已忙筑宫。
宫殿豪华瞬间消,威严灵气千年空。
明君感叹前人行,设宴群臣共酒盅。
寒气轻绕旌旗外,春意盎然宫帷中。
音乐回旋夕阳里,歌辞续写大风雄。
如今天子尊贵显,无需叔孙通礼制。
登高览观时节物,怀古引发帝王思。
钟声连绵至长乐,高台认得未央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未央宫举行的宴会,通过对过往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变迁和帝王兴衰的感慨。诗中“汉王未息战,萧相乃营宫”两句,简洁明快地勾勒出未央宫的历史背景,汉王刘邦在平定天下后修建了这座宏伟的宫殿,以显示其权力和成就。

接着,“壮丽一朝尽,威灵千载空”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盛世的无奈与感慨。尽管当年汉王刘邦营造未央宫时气势宏大,但如今只剩下空洞的遗迹和历史的回响。

“皇明怅前迹,置酒宴群公”则转向现实,诗人在这座古老宫殿中举行宴会,与众宾客共饮,似乎是在追忆那些已经逝去的辉煌岁月。宴席上,寒风轻拂,春意萌发,环境与心境形成鲜明对比。

“乐思回斜日,歌词继大风”中的“乐思”指的是宴会上的欢乐气氛,而“斜日”则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即便是在盛大的宴席中,也难以挡住时光飞逝的感慨。

随后,“今朝天子贵,不假叔孙通”则是对当前皇帝权势的肯定,暗示着现任君主无需借助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最后两句“登高省时物,怀古发宸聪”和“钟连长乐处,台识未央中”,诗人在登上高处回望古今变化,感慨万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的理解与感悟。未央宫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无数故事,而诗人的心中,则有着更深远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意识和个人情感,既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有对当前盛世的肯定,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沉思。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颂古一百首·其八十二

火炉头话几多般,自己同时作么观。

直下起来呈两指,山河大地黑漫漫。

(0)

琳禅人归豫章

慎将窥管鉴灵知,用在亡羊愧在斯。

莫谓西山好消息,须知江海有名缁。

(0)

颂古一百首·其十三

一口吞尽三世佛,牙如剑树眼如铃。

断弦不必鸾胶续,只要知音侧耳听。

(0)

颂古一百首·其二十八

老婆心切日忡忡,恐堕他家齑瓮中。

消息得来胡乱后,江西宗派好流通。

(0)

颂古一百首·其七十三

拄天拄地黑如漆,不分昼夜是何物。

拈来抛向屎坑中,火里红莲香拂拂。

(0)

电岩相者

妙处未形三寸舌,神眸一烁更无馀。

季咸退舍许负死,湖海识人方见渠。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