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瑶石台怀黎惟敬先生兼赠君献》
《登瑶石台怀黎惟敬先生兼赠君献》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孤峰天半白云连,瑶石山人此学仙。

书就玉楼知有日,归来华表定何年。

秋高木叶千崖下,雨过溪声万壑传。

怪道石山藏便发,凤毛今日正翩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仙境景象,充满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首句“孤峰天半白云连”,以孤峰直插云霄,与白云相连的形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瑶石山人此学仙”一句,点明了诗中人物的身份——在瑶石山修行求仙之人,进一步强化了仙境的主题。

“书就玉楼知有日,归来华表定何年”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修仙的过程比喻为在玉楼中书写,暗示了修仙之路的艰难与漫长,同时也表达了对修成正果的期待。而“归来华表定何年”则表达了对未知未来的感慨,以及对仙人生活状态的向往。

“秋高木叶千崖下,雨过溪声万壑传”描绘了秋季的山林景色,落叶满地,溪水潺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隐含着时间流逝的意味,与前文的修仙主题相呼应。

最后,“怪道石山藏便发,凤毛今日正翩翩”两句,以石山藏宝、凤凰展翅的形象,寓意着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发现,同时也表达了对黎惟敬先生及君献的赞赏与祝福,希望他们如同凤凰一般,展翅高飞,事业有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境、自然景观以及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暗香.壬子寄巢云

旧痕凄断,是年时携手,虎坊桥畔。

愁护暮鸦,芳树阴阴后堂见。

还踏天街月影,乍忘了、西风冰簟。

谁管他、如叶青衫,弦底玉龙怨。争羡,御香染。

尽夜夜露痕,襟袖难浣。

几时清浅,赢得铜仙泪空满。

重觅剪灯心事,除付与、梦中庭院。

却又怕、寻去也,梦中都换。

(0)

睿恩新

千红万紫将春酿。闲伫立醉魂摇漾。

自娉婷嫁与东风,便学得小姑模样。

陌上香尘轻飏。迷眼绛云如障。

笑今年蜡屐频繁,易过了一春惆怅。

(0)

更漏子.晓雨

露零星,香断续,惆怅河阳金谷。

春又去,近归期,问花花不知。

小阁畔,花雨乱,湿遍晓阴池馆。

窗暗暗,乌声声,落红春恨平。

(0)

忆江南·其一宫门口

金铺静,露湿彩云寒。

几点旌旃天际出,夜来明月满骊山。一雁过潼关。

(0)

瑶华.水仙

兰犹带土,莲不辞泥,怎如伊清绝。

模金镌玉,貌不出、一种肌冰肤雪。

半窗寒日,尽厮守、又过残腊。

却没缘、识面东风,省惹许多蜂蝶。

满城心醉唐花,看水石盆中,曾否因热。

诗人可恼,浪举似、仙子淩波尘袜。

梅兄易谢,纵憔悴、国香休掐。

把蒜头、珍重收培,閒岁依然花叶。

(0)

客中逢雨

细雨随风拂草堂,晚来弥觉一身凉。

披襟不寝犹烹茗,怕益离愁梦故乡。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