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临于越晓勾吴,一水何曾易舳舻。
尔界此疆人纵别,民胞物与我宁殊。
敢忘求莫心常切,且喜行程春与俱。
万姓尊亲盈跸路,岂辞膏泽以时敷。
午临于越晓勾吴,一水何曾易舳舻。
尔界此疆人纵别,民胞物与我宁殊。
敢忘求莫心常切,且喜行程春与俱。
万姓尊亲盈跸路,岂辞膏泽以时敷。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进入浙江境内的情景,充满了对民众的关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午临于越晓勾吴”,描绘了在正午时分,皇帝穿越越地,抵达吴地的景象,展现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接着,“一水何曾易舳舻”一句,通过描述河流,暗示了舟行的不易,同时也隐喻了治理国家的艰辛。
“尔界此疆人纵别,民胞物与我宁殊”表达了皇帝对于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平等对待,强调了作为君主的责任与胸怀,即“民胞物与”,即视人民如同胞,万物如朋友,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敢忘求莫心常切,且喜行程春与俱”则表达了皇帝在旅途中的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沿途美景的欣赏,以及与春天同行的喜悦,体现了积极乐观的态度。
最后,“万姓尊亲盈跸路,岂辞膏泽以时敷”描绘了皇帝受到百姓尊敬与欢迎的场景,同时强调了他愿意适时施恩于民的决心,体现了君主与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的治国理念和人文情怀,也反映了其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民众生活的关心,是一首充满深意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紫藤花发送君行,惜别龙溪暗怅神。
目断归帆何太疾,风吹柳絮正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