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安成诗》
《赠安成诗》全文
南北朝 / 谢灵运   形式: 四言诗

时文前代,徽猷系从。于迈吾子,诞俊华宗。

明发迪吉,因心体聪。微言是赏,斯文以崇。

用舍谁阶,宾名相传。秘丘发轸,千里知贤。

抚翼宰朝,翰飞戚蕃。佐道以业,淑问聿宣。

相彼景响,有比形声。始云同宗,终焉友生。

棠棣隆亲,頍弁鉴情。缅邈岁月,缱绻平生。

明政敦化,矜恤载怀。用掇良彦,循我人黎。

江既永矣,服亦南畿。解袂告离,云往风飞。

挥手未几,钻燧推斥。青春屏辔,素秋系迹。

媚彼时渔,恋此分拆。我劳行久,实获予戚。

昔在先道,垂诰亨鲜。亦曰于豹,调和韦弦。

清静有默,平正无偏。钦隆令绩,尉沃愿言。

驽不逮骏,莸不间薰。三省朽质,再沾庆云。

仰惭蓼萧,俯惕惟尘。将拭旧褐,朅来虚汾。

畴咨亮款,敬告在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ānchéngshī
nánběicháo / xièlíngyùn

dǎijùn

yóujiānxūn

sānshěngxiǔzhì

zàizhānqìngyún

yǎngcánliǎoxiāo

wéichén

jiāngshìjiù

qièláifén

chóuliàngkuǎn

jìnggàozàiwén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谢灵运的作品,名为《赠安成诗》。谢灵运以其豪放奔放的文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这首诗通过对先贤人物品德和才华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同僚乃至整个社会的期望与寄托。

从结构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四言或五言句式,每两句一组构成对仗。这样的结构给人以稳重且富有节奏感的感觉,非常适合于表达深邃而又庄严的思想。

语言上,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借代、托物言志等,使得文词既华丽又不失深刻。例如,“徽猷系从”中的“徽猷”即是古人对贤者品德的一种美称,通过这种方式来赞美对方;“微言是赏,斯文以崇”则用来表达作者对于朋友文学才能的认可和推崇。

诗中还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如“秘丘发轸,千里知贤”中的“秘丘”即是指古代贤人隐居之地,“千里知贤”则表明了作者对于人才的识别能力。这些历史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体现了谢灵运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赞美,更是一种社会理想与道德追求的表达。通过对先贤的模范效仿,作者寄寓了对当代士人应有的品行要求,以及对于社会和谐、文风昌盛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谢灵运

谢灵运
朝代:南北朝   籍贯: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生辰:385年-433年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瑍之子。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曾出任大司马行军参军、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
猜你喜欢

齐天乐.次韵赵芳谷曲,有香玉之怨

碧梧枝上占秋信,微闻雨声还惬。

虹影分晴,云光透晚,残日依依团箑。阑干一霎。

又长笛归舟,乱鸦荒堞。

两鬓西风,有人心事到红叶。

娇莲相对欲语,奈莲茎有刺,愁不成折。

天上欢期,人间巧意,今夜明河如雪。新宽带结。

想宝篆频温,翠奁低揭。雾湿云鬟,浅妆深拜月。

(0)

送行人蔡英夫奉旨颁流求国王印宝就与国王之来享者二人同驾海舟自福建起柁

五虎门西叠鼓挝,行人承诏自皇家。

刻金鸟篆颁王号,建节龙骧戛海霞。

两国夷君归绝岛,万年天子御中华。

预知奉使旋京日,浩荡秋涛涌月槎。

(0)

叶丞相之孙潜仲后余至中都同馆相与谈易累日先东归敬赋诗送行

客里幸相逢,青灯几夜同。

笑谈机械外,操履准绳中。

学问关宗旨,功名袭祖风。

江船不吾泊,遽载易而东。

(0)

次郑侍郎卧闻秋风韵

茶山石燥泉亦枯,草树叠叠成樵苏。

天公风雷起挥袂,咳唾急雨纷跳珠。

我诗曾未管窥豹,况有文采如于菟。

勤公见索扫地无,公自瑶碧玱华琚。

(0)

煎茶

贫中有佳设,石鼎事煎烹。

顾渚草芽白,惠山泉水清。

酌多风可御,薰歇雾犹横。

饮罢妻孥笑,枯肠百转鸣。

(0)

寒食与客游东湖

官曹颜状满尘埃,负郭陂湖眼为开。

春色少留如过客,赏心多病只寒灰。

黄童白叟喜相告,皂盖朱幡能一来。

日暮游人归去尽,沙头鸥鹭与徘徊。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