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沧波暝,晴霞散半天。
乱山初过雨,野水不生烟。
宿鹭冲船去,寒蝉绕树旋。
客心正愁绝,窗外月钩妍。
日落沧波暝,晴霞散半天。
乱山初过雨,野水不生烟。
宿鹭冲船去,寒蝉绕树旋。
客心正愁绝,窗外月钩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晚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黄昏时刻自然界的微妙变化。首先,“日落沧波暝,晴霞散半天”,夕阳西下,波光粼粼的水面在暮色中显得深邃而沉静,天空中则散布着绚烂的晚霞,色彩斑斓,与地平线上的暗淡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接着,“乱山初过雨,野水不生烟”,雨后的群山显得更加苍翠欲滴,云雾缭绕,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洗礼。而远处的野水,因为雨水的滋润,水面上没有升起袅袅炊烟,而是平静得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周围的景色,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宿鹭冲船去,寒蝉绕树旋”,夜幕降临,一只归巢的白鹭突然从船边掠过,打破了这份宁静。而树梢上,几声寒蝉的鸣叫,虽微弱却清晰可闻,它们似乎在诉说着夜晚的来临,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最后,“客心正愁绝,窗外月钩妍”,诗人的心境与眼前的景色相呼应,心中充满了愁绪。然而,当一轮明月悄然挂在窗前,那皎洁的月光如同一把银钩,不仅照亮了夜空,也似乎给予了诗人一丝安慰和希望,让愁绪在月光的温柔抚慰下渐渐消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在特定时刻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月既明,西轩琴复清。
寸心斗酒争芳夜,千秋万岁同此情。
歌宛转,宛转声已哀。愿为星与汉,光景共徘徊。
悲且伤,参差泪成行。
底红掩翠方无色,金徽玉轸为谁锵?
歌宛转,宛转结复悲。愿为烟与雾,氤氲共容姿。
市米三百钱,皑皑才一斗。
聚囷渔利家,乘此誇其有。
台人不皆贫,亦岂尽富厚。
菜色叹时艰,枵腹绝薪槱。
官司榜平粜,人趋惟恐后。
一丁米三升,鞭扑惊且走。
攒簇拥吏胥,蒙怒不厌丑。
公廷散未了,挈稚且扶耇。
谁谓台阳地,盈阡更累亩。
名为产米乡,亦有饥人否。
闻道昔先民,馀三在耕九。
贮粟预为计,丰储多聚朽。
今人何不然,岁歉辄搔首。
谓是俗纷华,虚糜费已久。
所以无盈馀,饥来罄瓦缶。
穷庐有寒士,捉襟常见肘。
米贱扬糠秕,米贵悬杵臼。
三炊虽举火,茹草兼饭糗。
一闻米价高,叹息谋莱妇。
高堂有老亲,幼子尚黄口。
仰事与俯畜,诗书非琼玖。
欲卖不值钱,换米祇取咎。
洋洋泌水清,乐饥且自守。
海日高扶桑,光华照户牖。
春色不我靳,绿到门前柳。
颇爱陶潜节,慷慨莫相负。
抗志养其真,士行不可苟。
五斗懒折腰,三升岂轻受。
甘贫本素心,肉食匪吾偶。
《买米》【清·陈辉】市米三百钱,皑皑才一斗。聚囷渔利家,乘此誇其有。台人不皆贫,亦岂尽富厚。菜色叹时艰,枵腹绝薪槱。官司榜平粜,人趋惟恐后。一丁米三升,鞭扑惊且走。攒簇拥吏胥,蒙怒不厌丑。公廷散未了,挈稚且扶耇。谁谓台阳地,盈阡更累亩。名为产米乡,亦有饥人否。闻道昔先民,馀三在耕九。贮粟预为计,丰储多聚朽。今人何不然,岁歉辄搔首。谓是俗纷华,虚糜费已久。所以无盈馀,饥来罄瓦缶。穷庐有寒士,捉襟常见肘。米贱扬糠秕,米贵悬杵臼。三炊虽举火,茹草兼饭糗。一闻米价高,叹息谋莱妇。高堂有老亲,幼子尚黄口。仰事与俯畜,诗书非琼玖。欲卖不值钱,换米祇取咎。洋洋泌水清,乐饥且自守。海日高扶桑,光华照户牖。春色不我靳,绿到门前柳。颇爱陶潜节,慷慨莫相负。抗志养其真,士行不可苟。五斗懒折腰,三升岂轻受。甘贫本素心,肉食匪吾偶。
https://shici.929r.com/shici/1hFiylsM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