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蟾此夜新,伫立爽精神。
几夕隔霖雨,相看如故人。
风生疑折桂,云过欲埋轮。
应有关山客,长歌泪满巾。
明蟾此夜新,伫立爽精神。
几夕隔霖雨,相看如故人。
风生疑折桂,云过欲埋轮。
应有关山客,长歌泪满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日晴朗之夜,仰望明月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首句“明蟾此夜新”以“明蟾”比喻月亮,点明了时间背景为夜晚,而“新”字则暗示了月亮经过雨水的洗礼后,显得更加明亮、清新的景象。接着,“伫立爽精神”写出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内心感受,他静静地站立,心灵得到了洗涤与宁静,精神为之振奋。
“几夕隔霖雨,相看如故人”两句,通过对比雨后的晴朗与之前的阴雨天气,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月圆之夜的珍惜之情,仿佛与月亮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如同久别重逢的老友。这种情感的细腻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感慨。
“风生疑折桂,云过欲埋轮”则是对月夜景色的进一步描写。风吹动,似乎在暗示着月宫中的桂花树被轻轻摇曳;云朵飘过,遮挡了月亮,仿佛要将这轮明月藏匿起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动态的自然景象,也赋予了月亮以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最后,“应有关山客,长歌泪满巾”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行人的思念之情。在这样的月夜下,诗人或许想起了那些远在他乡的朋友或亲人,心中涌起无尽的思念与感慨,不禁长歌当哭,泪水湿透衣襟。这一句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蕴含了对天下离散之人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与人间情感的深深眷恋。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虞美人,态浓意远淑且真。
同辇随君侍君侧,六宫粉黛无颜色。
楚歌四面起,形势反苍黄。
夜闻马嘶晓无迹,蛾眉萧飒如秋霜。
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
人间举眼尽堪悲,独阴崖结茅屋。
美人为黄土,草木皆含愁。
红房紫谭处处有,听曲低昂如有求。
青天漫漫覆长路,今人犁田昔人墓。
虞兮虞兮奈若何,不见玉颜空死处。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归帆 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